機床再制造產品受到用戶普遍認可
2008-10-20 15:36:23

隨著企業改革的加快,近年來國內機床企業更加注重突出主業,改變過去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所以很多企業改制后把為企業主業服務的機修車間、分廠等副業分離出去。如北京的一機床、二機床、北人、北重等企業,都把這塊分離了出來。
同時,一批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技術人員、國企分流人員組合的非國企維改公司也應運而生,形成了新興的機床維修改造行業。
三類再制造模式
從目前我國機床再制造的現有模式分析,主要有三大類:再制造商與用戶之間的訂單式服務模式、回收二手舊機床進行再制造模式及機床置換模式。
其中,再制造商為用戶提供的訂單式服務是目前我國機床再制造的主要模式。大多是再制造商通過投標等方式為用戶提供老舊機床設備的再制造升級。根據用戶的要求,簽訂合同和技術協議,再制造之后,按照技術協議進行驗收。
當前,一些大重型機床的改造主要采取再制造公司的技術人員走出去,依靠用戶的場地及設備,進行現場維改的方式。不同的公司技術特長不同,其薄弱環節采取分包的方式進行。
例如,機強電弱的企業,通常把電部分包給其他公司,反之亦然。加工能力薄弱公司的就把加工外協。又如國外系統的備品配件,公司間都有相互的技術協議支持。但經營方式都是采取機電結合、技術互補、統一承包的方式。
目前,一些比較大的再制造商可以為客戶提供機電液一站式交鑰匙服務。一般大型機床、重型機床都是單件的再制造,很難形成批量。因為很多重型機床噸位很大,價值很高,一臺價值上千萬元甚至幾千萬元。
與此同時,回收二手舊機床進行再制造也是通用的一種模式。目前,國內少數公司在嘗試回收廢舊機床,通過整機再制造升級后再進行銷售的做法。這也是我們理解的真正意義上的機床再制造,如北京凱奇就對一批進口舊機床采取了這種做法。目前這種情況還是非常少。主要是買進舊機床需要占用大量資金、場地等,而專業維改企業在這些方面往往都很薄弱。
此外,一些原始機床制造商也在嘗試機床置換的模式,也就是回收已售出的舊機床進行再制造,為用戶提供以舊換新服務。
再制造的三大主體
目前,在中國從事機床再制造的主要力量是專業機床再制造企業,習慣稱為機床維修改造企業,此外還有機床制造企業及數控系統制造企業,這三類企業構成了當前國內機床再制造的主體。
在我國,專業維改企業大大小小約有幾百家。其中,北京圣藍拓、北京凱奇、武漢賽特曼、武漢華中自控、唐山重型機床等5家企業,再制造業務占同類企業總業務的40%~90%。
機床制造企業從事再制造業務有很大優勢,但現實的情況是,由于新機床的市場形勢非常好,這些企業往往沒有精力從事再制造業務。
在我國機床制造企業中,多數沒有再制造業務,其他涉及再制造的企業,其再制造業務占企業總業務的比例非常小。
另外,數控系統制造企業也有再制造業務,尤其是企業成立初期所占的業務比例較大,他們從事再制造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機床再制造推廣其數控系統,取得用戶的信任,樹立品牌;二是在再制造的實踐中鍛煉自己的技術隊伍,培養復合型人才。目前,這些企業的主要精力是推廣他們的數控系統,再制造業務已經微乎其微了。
再制造產品受到用戶單位普遍認可
目前,國內已有一些單位大量使用了再制造機床產品,如濟南柴油機廠、武漢長江動力集團、重慶秋田齒輪廠、唐山中材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等。
據了解,重慶秋田齒輪的100多臺舊機床由重慶二機床進行了數控化再制造,每臺機床的再制造費用只有同類新機床的二分之一,秋田齒輪對再制造機床非常滿意。
唐山中材重型機械有限公司80%的設備都是經過再制造的進口二手設備,是典型的使用再制造產品的用戶。他們表示,再制造以后的產品精度等都能達到使用要求,且再制造后的價格大約只相當于新產品價格的五分之一。
據了解,容易接受再制造機床的用戶一般對機床比較了解,具有一定的使用經驗和相應的機床專業知識。他們通過對新品和再制造產品的使用對比,認為購買使用再制造產品更有優勢。
這些用戶企業使用再制造產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
一是制造周期短,尤其是大型、重型設備,如果用新產品,制造周期至少需要18個月,而二手機床再制造的周期只要8~10個月,大大節省了時間,保證了工期。對于制造企業來說,工期是非常重要的,往往節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把成本收回了。
二是價格低,再制造機床的費用大約只相當于同類新產品價格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一些大型重型機床甚至只相當于五分之一。
三是了解機床性能,認識到舊機床的穩定性比新機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