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1: 機床工具業將保持平穩發展不會出現大的低谷
2008年上半年,機床工具行業雖然保持了穩步增長的態勢,但相比前幾年的連續高速增長,行業今后幾年的增長速度會降下來,不會再延續前幾年的強勁勢頭。以眼下的經濟形勢判斷,行業既不可能保持前幾年那么快的發展,但是也不會出現上世紀90年代初那樣的低潮,不會出現大的低谷。
之所以說不會出現大的低谷,這是由主、客觀兩方面來決定的。從客觀方面看,宏觀經濟政策強調國民經濟的發展要又好又快。即:在強調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要保證整個經濟的發展速度,沒有速度就沒有效益。所以,國家的宏觀政策不會允許行業增長速度出現太劇烈的回落。只要裝備制造業或者說整個工業制造業能夠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對機床工具行業就會有很大的拉動作用。
另外,雖然宏觀政策上是在控制投資、縮緊銀根,但是對國家重點的、列入到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十幾個重點領域還是鼓勵發展,比如16個重點領域的投資,就已經為機床工具行業提供了相當規模的中高檔市場。
從主觀方面看,當今的機床行業已經不像10年前或是15年前那么脆弱,一旦市場下滑,整個行業就跟著衰退,完全靠市場拉動。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經過前七、八年的連續發展,在擴大規模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從而提高了企業包括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發展的趨勢已經表明,國內企業將會在海外市場越來越大有作為。而在國內市場,行業能夠滿足國內高檔市場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現在,16個重大專項已經啟動15個,這些基本都是機床工具行業的用戶行業,還有尚未啟動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重大科技專項自身,機床工具行業的用戶。隨著國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相信國內企業將會在這些領域的中高端市場進一步有所作為。關鍵看還要看行業怎樣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從中高端市場中拓展份額。分析2:轉變發展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
眼下,國家宏觀調控對投資控制很緊,銀行貸款很難,加上CPI大幅上漲,使企業面臨資金緊張的困境。由于勞動力成本上漲、原材料漲價、能源漲價、出口匯率的變化,一些小企業已經無法承擔貸款的成本,而靠投資抖動的中低檔產品的市場大幅度下滑,使一些以出口為主要手段,以薄利多銷為主要經營方式的小企業可能很難渡過危機。
從企業投入方面看,可以把行業企業分為三類:
第一類企業是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放在了第一位,這類企業規模不大,完全致力于走高檔路線,比如大連光洋;第二類企業是在擴大規模的同時,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如沈陽機床、大連機床都是兩種投入各占一定的百分比,帶有一些重型機床企業如北一、齊一、齊二都在擴張產能的同時,極大地提升了自主創新能力;
還有一類企業就是單純的擴大規模,創新很少,這些企業光想做大沒有注重在提高水平上下功夫。
這類企業面臨當前形勢,會感覺沒有出路。
在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中,一定要摒棄簡單重復的規模擴張。其實在幾年前,協會就呼吁,不要看見市場火爆就盲目投資擴大規模。這些盲目擴張的企業,現在訂單已經不滿,如果生產規模再上一倍,只能等著虧損,可是工程已經上馬,設備已經采購,這類企業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局面。
對于那些實力比較雄厚的大型企業,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當下的市場是中低檔產品下滑很快,大型、重型和高檔的產品比較樂觀,而我們很大型企業是涵蓋這兩類產品的,這種局勢對這些大企業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挑戰是因為企業會面臨更大的市場風險;機遇是因為在中高端市場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最近幾年,行業一直很注重技術引進的消化與吸收,在自主創新、品種發展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功課。眼下面臨的市場局勢,企業正好加速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甚至產業結構,企業一旦能夠真正轉變發展方式,將會實現跨越式發展。
分析3: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這幾年,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有限大的提高,其產業結構隨之變化。仔細分析市場就可以發現,2008年中低檔產品庫存明顯增多,像普通車床、搖臂鉆床、普通銑床,甚至經濟型數控機床等,在市場銷售紛紛大幅下滑情況,市場還能保持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這就說明行業適應市場,抵抗風險的能力提高了。如果這些年沒有自主創新的積累,那就不會是這種局勢了。
分析4:如何看待國有企業被重組?
很多民營企業,尤其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基本按照市場規律成長起來的,而很多國有企業是計劃經濟轉過來的。這些國有企業有兩個特點,一是它具有相當的實力,比如技術基礎、市場基礎、人才優勢等,很有發展的潛力;二是它解決不了發展過程中自身的問題,必須通過外力才能解決。這樣的特點決定了國有企業被民營重組后,可以使資源被更加充分利用,另外有助于企業建立權責明晰的現代企業制度。如天馬控股齊重、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齊二。
分析5:重大專項的啟動,就是扶持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提升全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