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省市促進工業平穩較快增長工作座談會舉行
“今年以來工業經濟運行仍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即便是部分行業、部分地區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但國際經濟衰退的現實和國內產業結構不合理等深層次矛盾,短期內都難以改變。因此,絕不能輕言經濟形勢的好轉。各級工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寧愿把問題和困難看得重一些,充分利用有利條件,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這是4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歐新黔在工信部召開的全國部分省市促進工業平穩較快增長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指出的。
此次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南京召開的座談會旨在交流各地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推進工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扭轉工業增速下滑等方面的經驗,堅定信心,克服困難,實現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多舉措扭轉工業增速下滑
去年四季度以來,針對工業生產出現明顯下滑的形勢,各地工業主管部門堅持把防止工業增速過快下滑作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堅持保增長與調結構并重,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綜合協調機制,統籌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各地為確保扭轉工業增速下滑的各項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實到位,都加大了工業經濟運行的組織協調力度,取得明顯效果。早在去年11月初,山東省就成立了由主管副省長任總指揮的全省工業經濟運行指揮部,加強了工業調度監測、市場開拓和政策協調等工作。江蘇省針對當前工業經濟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為統籌協調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等工作,建立了省政府組織的聯席會議制度。河北、陜西、山西等省也先后成立了由省長或分管副省長掛帥的工業運行協調小組、工業保增長協調指揮中心等協調機構,有效地加強和改進了對各地工業經濟發展的組織領導。根據當前形勢,各地還加強了運行監測協調工作,不少地區建立了日報、周報或旬報制度。
二是充分發揮政策組合效應,多舉措扭轉工業增速下滑。各省區市還結合本地實際,出臺了一系列具體的政策措施。江蘇省去年年底出臺了擴大內需的十條措施,省級財政增加安排資金100億元,迅速啟動3000億元的政府主導性項目;廣東省集中147億元財政資金全力扭轉工業下滑。各地還結合國家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已經或正在編制本地區調整振興規劃和實施方案。
三是積極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推進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江蘇省組織實施“百項千億技改推進工程”,加強政策和跟蹤服務,拿出5億元設立工業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專項引導資金;出臺《加快推進工業優化升級實施意見》,正在制定包括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在內的共39條關鍵產業鏈提升計劃。山東省提出“以項目為抓手、以技改為重點、全面推進工業結構調整”,著力推進“新特優工程”和“雙百工程建設”,抓好億元以上重大項目的實施。
四是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多種形式開拓國內外市場。各地在幫助和引導企業把握市場機遇、注重品牌建設、運用現代技術提高市場營銷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工作。
五是采取更加積極有力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針對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各地紛紛加大了扶持力度。廣東省今年一次性新增10億元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扶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貸款貼息;山東省在39個市、縣設立了“企業還貸周轉金”,累計為企業發放借款214筆、金額21.2億元。
六是不斷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各地在清理規范收費項目、查處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以及減少對企業的評比、達標、檢查活動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著力抓好八方面工作
在此次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歐新黔作了題為《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報告。歐新黔指出,二季度是扭轉工業經濟下滑、全面完成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各項任務的關鍵時期,當前要著力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落實國務院擴內需、保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做好“家電下鄉”、“農機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切實抓好企業的招投標、產品品種質量、售后服務等三個環節的工作。加大對出口企業的支持,穩定和擴大擁有核心技術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產品的出口,開拓國際市場。
繼續抓好各項工業扶持政策的落實和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組織實施。各級工業主管部門要結合各地實際,積極推動出臺和實施相應的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抓緊啟動一批符合條件的投資項目,盡快形成新的增長點。同時要加強對新上項目的監管,避免盲目擴張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積極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盡快啟動一批項目。各地要加快形成推進技術改造的工作機制,盡快組織上報一批對工業企業發展有重大帶動作用、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