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森:我們在調整節奏穩步快跑
2009-07-02 14:33:13

但凡提及中國機床行業的歷史,“十八羅漢廠”肯定是個榮耀的稱謂。當年“十八羅漢廠”之一的上海機床廠一部分內遷建起來的漢江機床廠,迅速在中國機床行業取得耀眼發展,成為“新十八羅漢廠”之一。當企業歷經市場大浪的洗淘,歷史就只剩下回味的力量。如今,漢江機床憑借自身的發展,讓這個曾經的榮耀稱謂,有了更為深刻的詮釋。
“2009我們轉型”
轉型年,這是作為董事長的高榮森給漢江機床2009年的定位。在高榮森執掌漢江機床的8年時間里,漢江機床以平均每年20%的增長率迅速擴張。
市場需求決定企業生產方向,漢江機床一直尊其為經營準繩。高榮森說:“去年年中,我們就已經預見到危機的來臨,于是迅速調整了發展方向和經營目標。從現在的形勢看,由于漢江機床的主營方向在重型和中、高端,而且漢江機床的用戶都承擔著國家的一些重點專項項目,發展情勢不會受現在大環境過多的影響。”
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機床工具行業配套件生產企業的生產量和主機企業的采購量也隨之縮減,大大影響了螺紋磨床的銷售。但高榮森發現,市場上螺桿的需求一直處于逆勢上漲的趨勢,漢江機床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投入力量自主研發蝸桿磨床和螺桿磨床。高榮森還親自前往相關技術較成熟的英國進行考察調研,進一步確定漢江機床的研究方向。事實上,國內市場現有的蝸桿磨床和螺桿磨床主要都依靠進口,而僅有的幾家國內生產商的產品都不能體現我國蝸桿磨床和螺桿磨床的制造水平。
與此同時,面對機床行業的需求振蕩,高榮森把漢江機床新一輪發力點聚焦在能源、鐵路和冶金等領域以及一些特殊領域的專用機床。“機床企業為誰服務,這是根本。找準客戶才能找準市場。以漢江機床的絲杠為例,現在訂單比較豐富,每批訂單都代表一個新的需求方向。”高榮森相信,此番產品結構的升級,是完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將會為漢江機床未來幾年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要看清自己,穩健地發展”
在高榮森接手漢江機床時,公司有1.1億元的銀行貸款,對于正處于高速擴張的機床行業而言,這些數額的貸款顯得平常。然而高榮森卻毅然在2006年還清漢江機床所有欠款,并許下承諾,企業發展要靠自己,不能靠向銀行借款過日子。
而同樣讓人感嘆的是,高榮森接手時,漢江機床每年的銷售額在3000萬元左右徘徊,而現在,僅功能部件的銷售就能達到1.8億元,全部銷售收入則達到3億元以上。然而,這絕不是漢江機床發展的目標。高榮森強調:“企業發展,關鍵要看清楚自己的優勢,更要看清楚自己的劣勢。”向銀行貸款,對企業發展的確有幫助,它能讓企業快速地借助資本力量進行擴張,一家企業如果買了最好的設備、采用最好的工藝,肯定會迅速發展,但同時必須承受借款帶來的經濟壓力,以及盲目擴張在危機時的不堪一擊。
“現在很多企業流行大步快跑,這需要技術研發、產品品質和工藝手段都要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不然,單純的規模擴大肯定是不能長期發展的。”高榮森說。企業的規模要有均衡的結構,資本實力要與企業規模相適應。只重視生產能力的擴張而輕視技術實力的培育,空具龐大的生產能力而拿不出市場急需的高新產品,這樣的企業就失去了抗風險能力,漢江機床絕不能陷入這樣的泥坑中去。高榮森不無感慨地說,“我們求穩并不是慢慢來,我們也要快跑,我們要調整好節奏進行長跑。”
“這是我們的船。它是滿載而歸還是觸礁擱淺,取決于我和我們這個班子是否能與其他船員齊心協力、同舟共濟。”三十多年為漢江機床的執著與付出,與漢江機床全體員工凝聚的深情,和漢江機床一草一木的稔熟,在高榮森看來是人生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