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五十載 輝煌半世紀
2009-07-30 13:57:23

五十年的時間,誰能想象中國的機床工具行業經歷了怎樣日新月異的發展,有家工具企業從成立到現在,見證了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半個世紀來翻天覆地的巨變,這家企業就是成都工具研究所(以下簡稱工具所)。
1994年,工具所被評為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1996年,工具所取得進出口經營權;
1998年,工具所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精密工具技術研究中心”的依托單位;
1999年,經國家經貿委批準,工具所進入中國機械裝備(集團)公司,轉制為科技型企業;
2000年,工具所通過國家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
2001年,經國家經貿委批準,以工具所為主要發起者,聯合湖南大學、江蘇大學和重慶渝化高技術陶瓷有限公司等單位,成立了“成都工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十年滄海桑田,五十年奮進向前,一代又一代的工具所人用激情成就了今天的夢想。工具所五十年的歷史里,有多少值得我們探尋的故事,為此我刊記者采訪了成都工具研究所副所長、副總經理趙國慶先生,請趙所長帶領我們走進工具所,感受其五十年不變的魅力。
從1956年成立到現在,工具所從未停止過前進的步伐,首先在地域上,工具所已經歷了幾次較大的變遷,先是從北京遷到東北哈爾濱,再從哈爾濱遷到成都,現在又將產業化基地從繁華的成都市內遷到了新都工業園區,每次的遷徙,對工具所而言,都是一次發展壯大的機會。
除了搬遷外,工具所在體制上,也經歷了幾次較大變革,在計劃經濟時期,工具所曾經是一個“不愁吃、不愁穿”、完全靠吃國家“皇糧”的純科學研究單位;進入改革開放后的市場經濟時期,工具所轉變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科研事業單位;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化,工具所又轉變成一個完全“自謀生存、自我發展”的科技型企業。
趙所長表示,隨著市場的進一步完善,工具所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變革,但無論經歷什么樣的變遷和體制變化,工具所始終都會堅持“艱苦創業、不斷進取”的精神,提高完善自我的同時,為廣大客戶奉獻更多的精品。
工具所主要從事精密切削刀具、精密測量儀器以及表面改性處理技術與裝備三大類機械產品的共性技術研究,及其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制造。目前已在刀具材料、精密復雜成形刀具與數控刀具設計加工、刀具表面強化改性技術與裝備、大型精密量儀設計制造、激光測量技術及計算機軟件領域內,形成了獨特的整體綜合成套技術優勢,構成了以硬質合金石油管螺紋刀具、齒輪測量儀器等名牌產品為支柱,包含有30多項高新技術產品的產業結構。
在CITM2009展會上,工具所重點展出的產品有硬質合金石油管理螺紋刀具(含刀墊、斷屑器),其生產供應能力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年產刀片80萬片、斷屑器及附件30萬片),品種規格達130余種,配套專用斷屑器及附件170余種,涵蓋了國內外各種石油管材連接螺紋加工所用的螺紋刀具,刀片采用CVD、PVD、PCVD涂層處理,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標準系列硬質合金可轉位刀具,廣泛適用于汽車發動機加工、火車車輪加工以及石油、冶金、礦山、航空航天、紡織等行業的機械加工,有多種涂層牌和非涂層牌號可選用。
硬質合金可轉位螺紋刀具,可配套使用在國內同類產品的刀桿上,其精度及切削性能已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
其他切削類產品還包括硬質合金焊管刮毛刺刀具、火車車輪加工專用涂層硬質合金刀具、硬質合金孔加工刀具、整體硬質合金小模數滾刀系列、硬質合金軸承專用刀具等,倍受用戶青睞。
測量儀器類產品有CPQ汽車齒輪在線測量儀,該產品不僅可對汽車齒輪生產進行100%的快速檢測,而且可根據誤差統計分析的結果,實現工藝診斷,從而提高齒輪的制造水平。
談到工具所的優勢時,趙所長表示一直以來工具所承擔了大量的國家和部?。ㄊ校┲攸c科技攻關項目,及其它重大科研任務,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工具專業技術人才,雄厚的科研實習和人才儲備,使工具所具備了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除了完成國家的科研計劃外,工具所與同期企業相比,早在八十年代就已進入市場,實現了企業機制與市場環境的無縫接軌,這也為工具所的快速發展,積累了市場經驗。
談及工具所在2009年的規劃時,趙所長強調要先穩住陣腳,一方面爭取開發更多的新產品;另一方面產品的側重點將放在汽車和焊接領域。去年下半年,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整個汽車行業對刀具的需求量明顯減少,隨后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給了企業很大的信心。目前工具所已經參與了國家兩個重大專項,具體是哪兩個專項,現在還不方便透露,不過工具所肯定能從中獲得利好。
歷經五十年的風雨,工具所碩果累累,展望未來,工具所人充滿信心。趙總坦言工具所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今天的成就,是幾代工具所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新的一代的工具所人,將在政府的支持和企業領導的帶領下,繼往開來,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