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江蘇科技大學、唐山松下、北京時代、山東奧太、中物院機制所、東方鍋爐廠、杭州凱爾達、焊研科技、成都熊谷、成都華遠、大中華、山西華寶、《電焊機》雜志等單位的38位企業負責人和焊接專家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三方電氣總經理楊慶軒和北京工業大學宋永倫教授分別主持。楊總首先給大家介紹了到會的領導和技術演講專家,他們是成都市成華區科技局副局長梁明遠先生、德國Leibniz University Dr.D. Rehfeldt教授、中北大學王寶教授、北京工業大學宋永倫教授,并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領導、專家和企業家冒酷暑、頂烈日遠道而來參加研討會。楊總還向到會專家和代表介紹了本次研討會探討的“智能化焊接裝備工藝性評價體系”項目的進展情況。
成華區科技局副局長梁明遠先生代表上級主管部門講話,他肯定了三方電氣為成華區技術的進步、為龍潭工業園焊接產業的發展做出的貢獻,指出本次會議探討交流的評價手段和方法對成都地區以及全國焊接裝備的工藝性技術水平的定量分析具有重大意義,希望三方公司繼續做好相關的技術開發工作,為焊接技術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隨后,梁明遠先生代表三方公司給Dr.D. Rehfeldt教授頒發了聘任證書,由于Dr.D. Rehfeldt教授在國際焊接領域所具有的技術權威性和突出成績,聘任 Dr.D. Rehfeldt教授為成都三方電氣有限公司專家顧問,Dr.D. Rehfeldt教授與梁明遠先生和楊慶軒總經理親切握手,欣然接受聘任。宋永倫教授在隨后主持的專題技術報告中介紹了本次研討會目的和意義,并說到研討會的主題——工藝性的智能化定量等前瞻性技術將是我們焊接工作者長期的工作目標。
Dr.D. Rehfeldt教授對焊接設備和焊接材料的技術特性的定量分析作了精彩的演講?;『高^程中充滿隨機性,這套分析系統是采用統計方法優化焊接材料、焊接電源特性,找出了定量評估焊材和電源的指標。二十多年前由Dr.D. Rehfeldt教授提出了“過程質量確定焊接質量”的概念,他指出焊材、電源、送絲機等過程質量影響最終的焊接質量。他詳細介紹了利用分析系統進行焊接電源(短路過渡焊接、直流脈沖MIG焊/P-GMAW、交流MIG/VP-GMAW)和焊接材料的測試過程,以及利用測試結果來改善焊接材料和電源的方法,并列舉了如世界知名的FRONIUS公司,也是通過這種分析方法對其焊接電源進行測試分析后,其設備才能用于寶瑪汽車焊接生產現場的事例。
中北大學王寶教授重點介紹了利用分析系統進行焊接材料工藝性定量評估技術。王教授通過對鈦鈣型J422焊條、低氫型J506焊條工藝性定量評估過程的介紹,深入淺出、生動仔細的展示了系統對焊接材料的定量評估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評定結果改善焊材性能的具體措施,到會人員受益匪淺。
研討會上到會的焊接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針對焊接設備、焊材等如何評價其性能等諸多具體問題,與三位教授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會后,大家參觀了三方公司,并現場觀看了智能分析系統定量測試焊接電源工藝性的實際情況。
到會的焊接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反映,研討會讓大家了解到了焊接裝備工藝性定量分析的新方法,收獲不少,許多代表表示,希望成都三方電氣有限公司進一步開展該項技術的研究,在以后為行業廠家提供焊接設備認證檢測的同時,能利用該技術對行業企業的設備進行進一步的工藝性能評定,指導和幫助企業提高焊接設備技術和工藝適應性,完善產品性能,使我們的焊接設備、材料能更好的為焊接生產服務;大家還表示利用三方電氣公司的智能系統和所掌握的智能化評估技術進行相應焊接設備評估,這不僅表明三方電氣測試技術水平的提升,也是更好利用行業共性資源、節約企業個體成本的有效辦法,對行業整體技術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與會代表對分會組織這種有意義的技術交流活動表示感謝,同時希望類似的技術交流活動能繼續得到分會的支持。
正如宋永倫教授在結束技術論壇時說的那樣:智能分析系統提供了一種檢測手段,它以數理統計作支撐,來面對復雜多變的焊接情況,幫助我們從感覺走向了一個具體的數據化道路,在此平臺上我們的焊接技術能夠更快更好的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