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為“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奠定堅實基礎的關鍵之年。沈陽市提出實現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兩項主要經濟指標各實現5000億元的工作目標。至此,一個以鐵西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為主體,以汽車城和航高基地為兩翼,以渾南、沈北和縣域發展空間為重要載體的全新工業發展格局,正全面拉開。
作為沈陽市重點發展空間之一,鐵西區明確要以工業戰線調結構、重點企業上水平,作為高起點邁進“十二五”的突破口。緊緊抓住鐵西裝備制造業聚集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有利時機,該區將大力促進產業優化升級,重點打造機床、電氣、現代建筑、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化工等5大千億元產業集群,全年力爭引進20個機床整機和50個功能部件項目,確保80個現代建筑產業項目開工,加快以華晨寶馬、廣汽日野、丹東曙光等整車生產為核心的汽車產業建設。同時,做大做強機床、沈鼓、遠大、北方重工、三一重裝等一批骨干企業,引導企業創新發展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產品;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努力擴大工業發展規模、提升工業發展質量。
為確保這些工作目標的穩步實現,鐵西區集中力量,打破土地、資金、基礎設施建設3個制約區域加快發展的主要瓶頸,提高土地綜合效益,堅決“把土地看得更緊一些、用得更精一些”。
該區還要求,從現在開始,全區能不開的會就不開,能合并開的就合并開,必須開的要短開,各部門擬準備對基層、對各企事業單位的各種檢查評比活動停下來,讓基層單位集中精力圍繞一季度工作目標去抓落實,區級領導實地深入各部門、各單位,協調解決問題,備好備足發展的“糧草彈藥”,確保施工條件具備之時,就是項目建設全面升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