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0 1 2 年4 月1 6 -20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第七屆數控機床展(CCMT2012)上,友嘉集團攜旗下產品重磅亮相,得到了參展觀眾和企業的一致認可和好評,更可喜的是在展會期間還與國內一家大型企業簽下超過1億元的立式加工中心訂單,該企業在原有350臺友嘉設備的基礎上又追加了200臺,整個產品線全部用友嘉設備。在國內機床行業嚴峻的形勢下,友嘉卻能逆勢而上,不能不令業界刮目相看。懷著敬佩之情,本刊記者采訪了被業界譽為“并購大王”的華人數控第一品牌掌門人——友嘉集團董事長朱志洋先生。
《機床商情》:朱總,請您談一下友嘉集團去年的發展狀況。
朱志洋: 2 0 1 1 年對于整個友嘉集團來說,邁開了堅實的一步,除了收購意大利(J o b s、S a c kma n、S IGMA)和韓國(DMC)企業外,還與日本和井田(W a i d a)、西鐵城精機宮野(Cincom)及丸紅(Marubeni)等三家上市企業結盟成立的合資公司“和井田友嘉精機”。集團下一步還將收購意大利、德國的兩家企業。屆時,友嘉集團全球30個機床產業基地將發展到33個,生產基地從大陸、臺灣、日本、韓國、美國、意大利發展到德國和印度,這幾個全球最大的制造國、消費國都將有友嘉集團企業的影子。2012年上半年友嘉品牌將突破20個,在全球數控機床領域是唯一一家擁有這么多品牌的企業,也是全球擁有生產基地最多的企業,更是臺灣唯一一家在海外設廠的企業。
目前全球機床設備需求,45%來自中國大陸,所以也是友嘉集團機床銷售最主要的市場。除了最早設立的杭州友佳,還包括杭州麗偉、杭州友華、杭州友達、友嘉高松、友嘉萬客隆、DMC煙臺廠等生產基地。浙江杭州是友嘉集團的生產大本營,從最早的蕭山區,擴展到下沙區,以至近期的江東開發區,總合約90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生產供應各式機械設備,滿足中國市場的廣大需求。
2011年雖然整個市場不是很樂觀,但整個友嘉集團總營收全球增長了58%,已經超過了臺灣地區其余8 家上市機床企業業績總和的1.5倍。
《機床商情》:友嘉集團在全球不斷并購、合資,其出發點是什么?
朱志洋:友嘉不斷在全球并購、合資,目的有三個:其一,通過并購,讓企業發揚光大,開花結果,讓產品的性價比更高,讓客戶更滿意;其二,整個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其三,品牌扎根,市場占有率更高。
友嘉集團更以合資及并購作為戰術。自1980年并購臺灣麗偉開始,以產品、技術、市場等面向考慮,持續并購企業擴張規模,在產能,產品與銷售通路上取得新優勢。例如2012年并購南韓DMC,有助切入高度閉鎖的韓國市場;意大利JOBS以及旗下子公司,在技術升級、品牌提升、產品線延伸互補、市場通路上都將帶來相當的效益。而合資合作,可以在相對較低的投資成本下,發揮相乘效益,開拓新商機。友嘉通過收購企業進行進一步整合、重組,強化服務體系,再加上友嘉在全球的行銷網絡等自身獨特優勢,互相補充,可有效地降低運營成本和采購成本,強化了自身競爭力。
《機床商情》:友嘉集團自成立以來,一直以并購、合資的方式在全球擴張,這種全球化擴張戰略是否有終極目標?
朱志洋:友嘉集團的全球化擴張戰略未來幾年的步伐較目前還會繼續擴大,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能夠成為全球知名的跨國集團,不僅僅是規模,還能夠提供給客戶最佳化的產品,包括高、中檔甚至最高檔的產品。友嘉集團希望在全球10個最大的國家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工廠,可以為這10個國家的消費者提供最好的服務,也提供最佳的選擇。我們已在8個國家設有30個生產基地,規模上雖不是全球最大的,但生產基地涵蓋的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應該是唯一的。
另外,未來的中國大陸市場不僅是世界的工廠,也是世界的市場,大陸市場機床行業面臨戰略轉型和加速產業升級,市場需要行業由中低端向高端發展。所以未來我們還將繼續通過并購、合資的方式收購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外高端品牌,為中國乃至全球客戶提供物美價廉、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機床商情》:友嘉集團接連不斷的并購、合資,需要大量的資金,友嘉是如何保證充足的資金鏈?友嘉目前有沒有收購大陸企業的計劃?
朱志洋:2 0 多年前, 友嘉集團開啟了臺灣并購的先河,當時被臺灣的《商業周刊》稱為“并購大王”,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家臺灣本土企業并入集團旗下。整個集團現有四個事業群(數控機床事業群、PCB事業群、產業設備事業群和綠能事業群),數控機床事業群通過全球并購、合資等方式現已在全球擁有30個生產基地及18大品牌,其它三個事業群也在同時做并購、合資,進一步開拓全球市場。
對于每次并購, 我們都有自己的原則:首先,不向銀行做任何貸款。友嘉的每次并購全部用自有資金,沒有還款壓力,并能按部就班地對收購企業進行改造、重組和發展。其次,國內企業并購時有當地政府支持和國有銀行貸款作保證,友嘉則沒有臺灣政府的支持和協助,全部獨立完成。再次,并購不僅僅是資金問題,“得天下容易,治天下難”,并購完成后如何盡快地讓企業盈利才是關鍵,這不是短時間就能解決的問題,而友嘉有這方面的經驗和獨到的優勢。
目前,由于財務、法律、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友嘉還沒有收購大陸企業的計劃。
《機床商情》:您如何看待當前的機床行業形勢?就當前形勢采取了哪些措施?
朱志洋:從目前形勢來看,中國的機床行業比去年第四季度稍微有點好轉,與去年上半年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就整年形勢來說,目前還沒有太大的變化。
基于當前形勢,友嘉集團在國內要強化銷售力度。在國內的汽車行業領域,友嘉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從前年、去年整個汽車行業來看,存在著產量過剩的狀況,與之相關的機床行業都在下滑,但有幾個大的汽車企業仍保持了持續增長的勢頭,所以,今年我們的側重點就是:重點抓大的客戶。另外,開發以前因為產量關系、產能原因而忽視的電子產業、通訊產業,因為該產業價格競爭激烈,利潤率低,前很少涉足,今后從長遠利益考慮,要加大這方面的研發力度和投資比重,爭取在電子產業、通訊產業有更大的突破。
如果把激烈競爭的市場比作大海,那么企業則是游弋于大海中的航船,只有懂得潮汐規律,善于駕駛的舵手才能使航船乘風破浪,抵達勝利的彼岸。友嘉這艘商船已乘風破浪行駛了30余年,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商海博弈中,朱志洋總裁定能駕駛友嘉這艘商業巨船,劈波斬浪、勇往直前,駛向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