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是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源頭,對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現代國防建設、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國防設施、重大工程和重要工業裝備中,傳感器、智能化儀器儀表及其所構成的測控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技術和裝備核心,直接影響國防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
發達工業國家都把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技術列為國家發展戰略。
我國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但產業整體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關鍵共性技術缺乏,產學研用結合不緊密,企業創新能力不足,致使產業化和市場推廣應用問題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近日,為貫徹落實《“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增強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創新、持續、協調發展,工信部聯合科技部、財政部和國家標準委發布了《加快推進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該計劃指出,未來5-15年,是我國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充分利用業已形成的較為完備的技術體系、制造體系和配套供應體系,轉變產業發展思路和觀念,推動從硬件加軟件的“生產型制造”向應用服務加提供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型制造”發展的產業形態變革,實現我國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創新、持續、協調發展。
根據該計劃,2015年之前,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行業整體發展水平要得到顯著提升,產業建設要著力于全產業鏈的系統推進;完成一批高精度儀表和新型傳感器的自主設計、開發及產業化,要重點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物聯網、環保和食品安全、文物保護和傳承等領域需求;建立行業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為行業自主創新及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而到2025年,我國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整體水平要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產業形態實現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變,涉及國防和重點產業安全、重大工程所需的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實現自主制造和自主可控,高端產品和服務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行動計劃中指出,要實施技術創新、產品升級、產業和企業轉型升級、產業化應用四大工程,大力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和支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股份制改造上市、技術改造等手段,培育產值超10億元的行業龍頭企業和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ㄖ校┒?、精而專、專而強”的創新型企業。
該計劃還特別提出,對符合相關政策條件經認定的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企業,可按規定享受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