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工商總局企業局、信息中心日前發布了《全國內資企業生存時間分析報告》。這份報告綜合分析了2000年以來中國全國新設企業、注吊銷企業生存時間等數據,稱中國企業生存時間主要有六大特點:
1、近半企業年齡在五年以下。截至2012年底,中國實有企業1322.54萬戶。其中,存續時間5年以下的企業652.77萬戶,占企業總量的49.4%。
2、企業成立后3-7年為退出市場高發期,即企業生存時間的“瓶頸期”。2000年以來新設立企業退出市場的概率呈倒“U”型分布,即前高后低、前快后慢態勢。企業成立后的3-7年死亡率較高,隨后漸趨平緩,為企業生存的“瓶頸期”。
3、近五年退出市場的企業平均壽命為6.09年,壽命在5年以內的接近六成。從2008年初至2012年底,五年內全國累計退出市場的企業共394.22萬戶,平均壽命為6.09年。
4、不同行業呈現類型化特征。綜合分析2012年企業出生率、死亡率在矩陣中的分布,其分散、聚合狀況反映出不同行業成長呈現一定類型化特征。
5、多數地區生存危險期為第3年。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企業壽命眾數為3年。即企業成立后第3年死亡數量最多,死亡率達到最高。
6、企業規模越大,存活率越高。企業存活率與注冊規模呈正比的態勢。大規模企業比小規模企業生存曲線較為平穩。
報告稱,企業生存問題尤其是中小企業生存問題一直是理論界和相關政府部門關心的焦點,國外也有許多相關調查研究。
美國《財富》雜志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62%的企業壽命不超過5年,只有2%的企業能存活50年;日本《日經實業》的調查顯示,日本企業平均壽命為30年。
報告認為,中國企業的生存規律與這些國家相近,但企業存活率要高于發達國家,這與發達國家的企業準入門檻相對較低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