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中全會已確定在11月召開,全球均聚焦于中國未來的改革方案。最近,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研究員、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易鵬曾提到,本屆政府的經濟改革重點在于三個字,即“放、新、改”。
這3個字與國家提出的“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其實是對應的,從中也可窺出三中全會的改革方向。“放”是放松管制,改善供給。無論是發展經濟還是改善民生,都需要簡政放權,通過“放”的方式激發活力;“新”是新四化,新思維,要重新經濟和新技術的角度尋找差異性,走出差異化發展之路;“改”是釋放改革紅利,促進社會公正公平,包括:財稅體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行政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等。特別是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為代表的“新四化”中,新型的城鎮化是中央政府推動經濟改革的核心。與過往不同的是,此屆中央政府推動的城鎮化不是大造新城,而是以人為本,特別是從戶籍改革著手,打破以前固有的障礙。
因此,不少專家智囊均指出,“放、新、改”三方面均觸動中央部門、地方政府的利益,必然遇到很多阻礙,最終要待三中全會出來的方案,才知改革的步伐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