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業中國本土財富的根源。此前,安邦(ANBOUND)的智庫學者曾指出,中國制造業正在萎縮,忽視制造業對中國將十分危險(見《戰略觀察》第356期)。
日前,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2013中國500強企業發展報告》指出,中國企業500強收入首次跨上50萬億元臺階,達50.02萬億元,相當于2012年度GDP的96.32%。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500強企業業績繼續擴大,但銀行業一家獨大、制造業“空心化”現象愈趨嚴重。這也進一步印證了我們的判斷。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五家國有大行營業收入占500強企業收入總額6.2%,利潤占35.6%。與之相對,267家制造業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占500強企業收入總額的41.1%,利潤卻僅占20.2%。
此次入圍2013服務業500強有39個行業,但利潤卻也過度集中在銀行業。數據顯示,此次共39家銀行進入服務業500強名單,占所有企業數量7.8%。而銀行業利潤10445億元,占500強利潤15475億元的67.5%。換句話說,服務業500強中,銀行業以不到一成的企業數量貢獻了近七成的利潤。相對于銀行業23.6%的高利潤來說,制造業500強平均利潤率僅為2.23%,較上年降低0.67個百分點,盈利水平繼續惡化。
而造成制造業低利潤的最主要原因,則是產能過剩帶來的非正常競爭。目前24個行業中,有22個行業存在著嚴重過剩產能。多方面信息顯示,中國的制造業已經搖搖欲墜,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的,那么中國諸多推進產業發展的政策可能最終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