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企業發展不僅可以促進就業,擴大內需,還能保證社會穩定。日前,工信部首次發布全國企業負擔調查評價報告。
報告顯示,中國企業的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三項費用在主營收入中,占比是最高的達到13.6%,而企業繳納的稅金則包括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和行為稅等,其中稅種有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和營業稅,從被調查結果來看,企業已交的稅金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7.8%,其中應交增值稅占營業收入的達到3.69%,74%的被調查企業認為稅收負擔比較重。
另外,企業普遍反映的困難主要有:71.6%為用工成本攀升,67.35%為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67.22%為融資難,53.94%為融資成本,59.33%為招工難,45.84%為市場增長乏力,37.47%為市場惡性競爭。
從各地政府的惠企減負落實政策情況來看,多數企業認為各項惠企政策落實情況還不夠理想,認為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完全落實的也只有35.64%,僅有18.4%的企業認為職業培訓補貼完全落實,而不清楚相關惠企政策的高達50%左右。
從被調查企業的反饋情況來看,中國企業對企業負擔、經營環境表現得并不滿意。從其他比較數據來看,中國企業成本也明顯高于其他發達國家。據相關統計,美國企業費率為16.1%,日本為25.24%,韓國為15.13%。其中,中國企業30.75%的企業費率僅低于法國(35.14%)與意大利(31.91%),居全球第三。加上12%的公積金,企業“五險一金”的費率高達42.75%。
基于微小企業的重要性,為它們減負、促發展必須落到實處,而不能停留在倡導和制定政策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