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統計, 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達1000億元,其中對智能化制造方面的投入將高達300億元。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作為國家基礎建設的戰略性產業——工程機械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自動化和柔性化生產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方向。針對這一發展趨勢,本刊記者有幸采訪了徐工集團鏟運機械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周天雷,針對徐工集團裝載機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與當前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情況,做了詳實而深入的講解。
打造裝載機智能化生產基地
初到徐工集團,展現在筆者眼前的是寬敞明亮的現代化廠房、忙碌而有序的生產車間和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無不展現著徐工在工程機械領軍企業的風范。在見到周總之后,筆者有點出乎意料,原以為周總是位年過花甲的老工程師,可眼前這位技術出身的周總竟剛過不惑之年。當講起徐工的發展和產品技術時,周總滔滔不絕,如數家珍,沉穩干練而不失莊重低調的工作作風,凸顯了徐工集團“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價值觀和“嚴格、踏實、上進、創新”的企業精神。
據周總介紹,徐工集團匯聚了國際最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最尖端的工藝裝備,高度集約化、柔性化、智能化、全數字化精益制造手段,確保實現產品的高品質和高可靠性。徐工集團的裝載機智能化制造基地具有兩大特點:全球規模最大——僅針對覆蓋件、結構件和整機制造(傳動件基地另投巨資興建),占地即達600畝,年產大中型裝載機46000臺;全球水平最高——該基地的建設,超越了工程機械行業的傳統理念,即以轎車制造業的制造理念和工藝水準打造全球領先的工程機械。
從下料、焊接、加工、物料培訓,全面采用數字化智能型設備,大量的焊接機器人、數十臺數控加工設備,在龐大的聯合廠房遍布排開,猶如機器的海洋,場面給人視覺的震撼。所有數控設備均實現網絡連接,掃碼、上件、輸送,全面實現自動化控制。在總裝線,十余臺送料機器人自動穿梭在各個工位之間,確保產品按預定計劃準時下線。整個工廠采用了長達12公里的“積放鏈”,實施空中懸掛運輸,整個轉運過程,所有物料不觸地,無劃傷,無磕碰,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首屈一指。
“徐工集團斥巨資購入145臺套工業機器人,用于裝載機制造智能化升級擴建,一次性投入這么多機器人制造裝載機,在全國還是第一例。該裝載機制造智能化生產線,全部由徐工集團自主設計,零部件下料之后,借鑒汽車制造技術,所有結構件自動進入積放鏈,下一工序的焊接、涂裝、裝配等全部通過積放鏈懸掛起來進行操作。此舉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工精度,也減少了勞動強度。”周總補充道。
行業向智能化、自動化和柔性化方向發展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受當下經濟形勢影響,由之前的“高速增長”駛進入了一個“平穩發展”時期,整個行業迎來了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加上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行業結構升級和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十二五”規劃對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自動化和柔性化生產制造將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徐工集團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依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大力推進智能化制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一些成功的經驗。
周總表示,工程機械本身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多數以鋼板結構件為主,從下料、焊接到加工,和汽車行業大批量的生產相比,總體效率還有一定差距。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工程機械的技術和設備都有了新的變化,比如焊接大量運用機器人,整個工程機械生產工藝環節最大的結構件,最長的一道工序就是焊接,徐工集團一次性投入145臺套工業機器人,在裝載機行業領域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就是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一次性投入這么多高端機器人的企業中也是屈指可數的。
由于受國家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和行業發展的需要,徐工集團在新廠區改造中增加了許多新的加工設備,在零部件的加工上,如簡單的螺紋孔、平板的零部件加工等,考慮到加工效率的提高,原來使用比較傳統的鉆床,加工的效率和精度比較低,徐工集團在平板零部件加工中使用了新的數控設備,如友嘉集團的龍門數控鉆床,相比傳統的加工方式效率明顯改善,使用友嘉集團這類產品的最大好處就是效率高、精度好,還可以實現一人操作多臺機床,大大節約了人本成本。
徐工集團鏟運事業部的裝載機核心零部件,如變速箱、驅動槽、箱體、殼體類的鏜銑加工、鉆孔、攻絲等加工,由于要求較高,普通機床無法滿足大批量生產的要求,需要大量的高精度數控加工設備,而友嘉集團的產品無論從精度還是性價比上,恰好能滿足這種加工需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客戶需求日趨多樣化。工程機械行業在面對新技術、新工藝的挑戰和國際化競爭中,必須以物美價廉的產品和完善周到的服務來滿足不同顧客的個性化需求,實現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和柔性加工是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周總如是說。
攜手合作 走向未來
徐工集團成立20多年來,始終保持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第5位,中國500強企業第122位,中國制造業百強第49位,中國機械工業百強第2位,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產品品種與系列最齊全、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2012年7月成功收購全球知名的德國混凝土成套設備領導者施維英公司,為徐工集團走向國際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競爭激烈的工程機械行業,徐工集團勇立潮頭,逆勢增長,業績不斷攀升。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在全球建立了280多個徐工海外代理商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營銷服務,徐工產品已出口到世界158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實現出口突破13.6億美元,連續24年保持行業出口額首位。目前徐工9類主機、3類關鍵基礎零部件市場占有率居國內第1位;5類主機出口量和出口總額持續位居國內行業第1位;汽車起重機、大噸位壓路機銷量全球第1位。
對于徐工集團取得的輝煌成就,周總表示:“這些成績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集團每個員工的共同努力,還有客戶對徐工的支持。”說到客戶,周總再一次提到了友嘉集團,徐工集團與友嘉的合作由來已久,作為華人機床第一品牌,友嘉擁有全球化化的集團優勢,18大品牌各個檔次全系列產品一應俱全,通過遍布全國的30多個銷售服務點,以直銷模式,為客戶提供最具性價比的產品,充分滿足客戶需求。對于與友嘉的合作,周總還表示,徐工看重的不僅是友嘉在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市場占有量,更是友嘉的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雙方在各自擅長的領域都具備資本運作、企業管理、市場策略、產品研發等優勢,友嘉集團以其豐富的產品類型和高精、高效、高穩定性的產品,滿足了徐工集團在工程機械各類產品生產加工需求。
未來,雙方將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實現 “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戰略目標。徐工集團也將繼續鞏固和提高在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優勢,大力發展專用車輛和核心零部件,努力成為一個極具國際競爭力,讓國人為之驕傲的世界級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