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營企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私營企業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也有較大改善。不過,在中國的政治制度安排中,私營企業似乎并沒有完全得到認可。
原四通集團董事長段永基認為,在很多官員意識中,私有制是萬惡之源,這個印記至今并未完全消除,在中國,壟斷之所以得以高速發展,除了利益集團的推動外,對私有制這種蔑視、仇視和限制的意識仍然在發揮作用。
現這種觀念的最典型例證,就是以下的事例:私企的統領機構是全國工商聯,但在幾年前,每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聯不能參加。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全國殘疾人聯合會是正式代表,后經胡德平同志向中央多次反映,才得了個列席代表,還不是正式代表。
我們北京市每季度的經濟形勢分析會也不讓私企參加,政府的公共服務就不公正。再往下想:全聯是統一戰線組織,與八個民主黨派并列,什么人才是統戰對象呢?是同盟者,不是自己人。
段永基表示,這種認識值得商榷,現在私企經營者都是共產黨培養教育的,絕大多數人靠勞動發家靠創業致富,他們與舊工商業者有本質區別,為什么還只能當“統戰對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