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光伏領域的扶持政策不斷。7月份,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后,相關的部門就一直在出臺相關的細則。日前,有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人士透露,《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管理辦法》近期將會推出。這意味著,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政策障礙將完全清除。
據介紹,國家能源局正在統計各地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規模,補貼電價確定后,項目管理辦法很關鍵,地方才能據此申請項目,以及和電網進行結算。據稱,《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管理辦法》將對各地分布式光伏電站規模設置配額。但這一配額不是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意義上的配額,而是各地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預期裝機規模。前述人士表示,為了合理分配各地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通過兩個步驟確定,首先是各地向能源局上報當地可預期的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然后能源局結合各地的資源情況,進行協調,確定各省規模。而除《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管理辦法》,落實國務院意見的細則還包括工信部正在制定的鼓勵光伏行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以及相關的細則。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大的政策之外,光伏分布式發電能否成功,還取決于具體細節。
比如有業內人士認為,稅收返還的細則不清楚,企業面臨的問題復雜;另在前期項目招標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護,造成產業整合無法正常進行;以及前期確定的補貼,基本上流入電站開發商腰包,上游制造企業受益有限,政策傳導機制不夠有效等。多位光伏業界人士認為,最大的細節問題在于,電站項目因為沒有明確的收益預期,無法獲得貸款和融資,造成小企業無法進入電站開發環節。此外,還有包括招投標的公開透明、電網接入、地方對光伏電站態度改變等諸多細節,都缺乏明確的政策規范,事實上阻礙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