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載著無數希望與夢想的2013年,已經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回首走過的這一年,中國機床行業延續了2012年的低速增長勢頭,企業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受國際、國內雙重經濟因素制約,機床行業需求總量減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結構失衡明顯,轉型升級成為政府和眾多企業共同關注的話題。如何轉型升級?如何在轉型升級中實現中國機床行業的“由大變強”?成為當前擺在行業面前一道難題,中國機床行業猶如“帶著鐐銬跳舞”,在轉型升級的摸索和實踐中前行。
當前,國內多數機床企業面臨著整體利潤縮水的窘況,規模日益擴大,銷量日趨增加的同時,利潤相比之前卻大大減少,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甚至有不少企業“賠錢賺吆喝”,在那里苦苦支撐。企業新增訂單出現負增長,低端產品的需求明顯減少,中高端產品進口額卻高企不下,國內高端產品市場被國外企業“一統江山”,眾多海外機床工具巨頭由高端產品市場向中端市場擠壓,爭先搶占中國機床的傳統市場。
日前,在北京召開了2014年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用戶聯絡網年會上,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陳惠仁常務副理事長表示:2013年中國機床行業仍然處于下行區間。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布數據,2013年全年,中國進口金屬加工機床75637臺,同比下降31.2%。進口金額為100.985億美元,同比下降26%。平均每臺的單價為13.35萬美元,同比增長8.2%。這表明我國機床工具企業的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表示:在需求趨緩、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價格縮水壓力下,機械工業利潤率近幾年來持續下降。利潤率的下降趨勢對行業長遠發展的影響比之于利潤增幅下行更為深遠。2013年利潤總額雖恢復增長,但利潤率仍在下行。今明兩年機械工業有望繼續保持比較平穩而相對不高的增長態勢,預計產銷增長速度大體將處于10-15%之間,利潤增長大體在10%左右,出口創匯增幅估計在5-10%之間。
借用習總的一句話,“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來應對行業的轉型升級。在筆者看來,今后一段時期,中國機床行業的發展態勢仍很可觀,雖然出口有所減少,但投資和消費還有很大的空間,中國的城鎮化建設,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釋放出更大的市場活力。在挑戰和機遇面前,中國機床行業需要保持敏銳的嗅覺和準確的判斷力,迅速抓住潛在機遇,實現自身突破。因此,用“帶著鐐銬跳舞”來形容當前中國機床行業再合適不過。在行業轉型升級的這場“舞蹈”里,究竟是石沉大海,還是脫穎而出,“打鐵還需自身硬”,關鍵還要依靠企業和全行業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