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中國智能家電創新論壇昨日在上海舉行。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在論壇上表示,根據奧維咨詢的數據,2013年我國智能家電總產值達到1100億元,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值將增加10倍達1萬億,市場潛力巨大。
徐東生說,家電企業開始在智能化上做了深刻的探討,今后幾年智能空調、智能洗衣機都將有更高的普及率,而彩電為代表的智能家電產品今年則有了爆發式增長。
不過,在一片看好聲中,也有人表達了擔憂。其中,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處長萬曉東認為,智能彩電在技術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過早被推向市場。
“2013年底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超過45%,消費者認知度不斷加強。但目前智能電視還存在很多問題。”萬曉東表示,如今的市場上,智能電視只是簡單地移植智能手機安卓系統,進行系統優化并不顯著;應用體驗系統不夠穩定,語音識別、基帶識別很多技術性問題也沒有突破,智能電視的遙控器使用起來不如傳統遙控器方便。因此,不成熟的智能電視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進一步發展,智能電視在技術沒有成熟的時候過早被推向市場,會導致用戶熱情逐漸消失。
萬曉東表示,2013年互聯網企業進入彩電行業,掀起了一輪顛覆與融合的熱潮,雖然這股熱潮對于目前市場格局主流企業的地位等的沖擊還微乎其微,但是互聯網企業這把跨界火確實讓消費者、企業感受到了撲面的熱量,但是由于各個硬件平臺的不同,智能電視的兼容性和穩定性存在很大問題。
萬曉東認為,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智能化發展,電視這個傳統市場也適應了這一發展趨勢,國內彩電企業紛紛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智能電視產品。但從傳統電視向智能電視轉換,這一過程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需要電視企業的轉型。彩電企業要向應用商店開放平臺這種靠內容活力、靠社交營銷推廣的互聯網思維模式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