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下行,一季度經濟增長率逼近“下限”,市場對新一輪“穩增長”預期頗濃。棚改與城鎮化將是此輪“穩增長”的核心,而軌交建設將是城鎮化重要抓手。
近日,這一預期得到了證實。中國政府網的消息顯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強化了棚改與鐵路建設的政策措施。會議強調,加快棚戶區改造,讓億萬居民早日“出棚進樓”,是改善民生的硬任務,也可以有力拉動投資、促進消費,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
今年要更大規模推進棚改,必須抓住資金保障這個“牛鼻子”,把政策支持和市場機制有效結合,尤其要發揮好依托國家信用、服務國家戰略、資金運用保本微利的開發性金融的“供血”作用,為棚改提速提供依法合規、操作便捷、成本適當、來源穩定的融資渠道,保證棚改任務的資金需要,并努力降低資金成本。
會議認為,加快鐵路尤其是中西部鐵路建設,不僅可以擴大有效投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而且有利于推動新型城鎮化、改善欠發達地區發展環境、幫助千百萬人擺脫貧困。
會議指出,今年全國鐵路預計投產新線6600公里以上,比去年增加1000多公里,其中國家投資近80%將投向中西部地區。會議確定了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籌措和落實建設資金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設立鐵路發展基金,拓寬建設資金來源。吸引社會資本投入,使基金總規模達到每年2000~3000億元。
二是創新鐵路建設債券發行品種和方式,今年向社會發行1500億元,實施鐵路債券投資的所得稅優惠政策。
三是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支持鐵路建設,擴大社會資本投資規模。
四是對鐵路承擔的公益性、政策性運輸任務,中央財政在一定期限內給予補貼,逐步建立規范的補貼制度。
五是加強統籌協調,保證在建項目順利實施,抓緊推動已批復項目全面開工,盡快開展后續項目前期工作,確保鐵路投資穩定增長和鐵路建設加快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