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盡快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依據我國國情,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以有利于整合各方資源和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為出發點,探索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重型機床行業研發機構或院所,建立完備的重型機床研發創新和試驗檢測體系。要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盡快改變目前我國重型機床行業技術研發能力較弱或缺失的現狀。
2、企業要向差異化、特性化、定制化方向發展。企業要依據自身的特點,在產品結構對市場的適應性和產品質量上下真功夫,制定出符合市場結構的發展戰略和方向,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專心做精益、特色產品,形成差異化的發展格局,實現可持續發展。
3、通過市場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國家或行業應采取必要措施和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及市場規則,建立起良性的社會信用體系,打造公平競爭平臺,構建起我國良好的市場經濟和秩序。可按照國際通行慣例,建立“企業黑名單”制度,讓惡性競爭者、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無生存的土壤和空間。
4、全面提高中高檔重型機床的可靠性、穩定性。這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到研發、試驗、設計、制造、裝配、外購配套件、材料、服務、用戶等企業內外的眾多環節。企業首先要以市場為出發點,加大企業自主創新投入力度,構建完備的研發創新、試驗、檢測體系,從影響機床的可靠性、穩定性的因素入手,加強對基礎技術的試驗和研究,致力于對關鍵核心技術的 “瓶頸”取得突破。
5、提高為用戶提供成套解決方案的能力。進入新世紀后,企業不僅要做出高品質的重型機床,同時還要具備為用戶提供成套解決方案服務的能力。它涵蓋了用戶的加工工藝、刀具的選用、夾具、軟件編程、測量檢測、裝備維護與使用、遠程診斷等諸多內容。提高以整體解決方案服務能力為特征的全方位優質服務,已成為我國重型機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7、著力推動傳統加工制造向價值鏈的高端延伸。實現制造業從低端向高端轉型升級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向全球制造產業鏈的高端,即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裝備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二是制造業的產業鏈升級,是依托已有的裝備制造業基礎,推動傳統加工制造向價值鏈的高端延伸。
8、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積極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和產業技術工人隊伍。首先,要在觀念上倡導尊重產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社會氛圍。同時,要努力改變目前產業一線員工的現狀,提高其社會地位和待遇,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證產業一線員工能夠得到體面的生活。這將有助于我國裝備制造業再造質量型的人口紅利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