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臺精機始建于1969年,歷經半個世紀的發展,現已成為臺灣*大的自動化聯機設備制造公司和臺灣*大的專用機制造商,產品行銷世界各地,營業額居臺灣同行業之首。日前,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九屆CCMT2016機床展上,本刊記者在展會現場采訪了臺灣東臺精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登財先生,針對目前東臺精機在大陸的發展情況和展會產品做了詳細交流。
《機床商情》:請介紹一下東臺精機目前的發展情況以及在大陸的銷售狀況。
謝登財:東臺精機集團是臺灣一家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的機床專業制造公司,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及質量提升”的宗旨,在制造研發方面,著重于生產技術及機臺精度的提升,為研發高精度及高穩定的產品不遺余力。截止目前,東臺集團已在全世界設立近80個直銷或代理的銷售服務據點,將產品銷往世界各地。除了在機床領域深耕之外,還積極投入PCB產業設備制造,目前東臺的PCB鉆孔機市占率為全球前三名。東臺客戶遍及全球,涵蓋汽機車產業、航天產業、電子產業、醫療產業、家電產業、模具產業、加工機具產業、一般零件加工以及脆硬材料加工,如藍寶石、硬化模具鋼、陶瓷、玻璃等面板產業。
東臺精機為了增加產品線完整線以及全球服務能力,陸續邀請具有相同目標的合作伙伴,包含榮田精機、華泰精機、亞太菁英、法國PCI-SCEMM、奧地利Anger Machining進行策略聯盟,擴大集團規模,以資源共享團體作戰的模式,為各產業的金屬精密加工技術提供更完整性產品服務。
隨著東臺精機在大陸業務的迅猛發展,東臺精機在蘇州建立東昱精機有限公司,作為東臺精機在大陸地區的銷售、培訓、維修和制造中心,并相繼在深圳、天津、重慶、沈陽和福州等地設立了辦事處。2015年,東臺精機在大陸的銷售同比增長了27%,2016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了10%左右。
《機床商情》:本次展會,東臺都有哪些產品展出?
謝登財:本屆CCMT2016機床展,東臺集團展出了六臺產品: VP-8立式加工中心機、SH-4000P臥式加工中心機、TD-2000YB車銑復合加工中心機、CT-350立式五軸加工中心機、TNL-100AL臥式車床、以及榮田精機VL-46A高轉速立式車床。
SH-4000P為針對未來產業之中切削及輕切削加工需求所打造的高性價比臥式綜合加工機,適用于汽機車、3C、油空壓與一般部品加工產業,與東臺泛用機種相比,整機占地面積減少了35%。且機臺正面寬度縮減30%,僅1750mm(極小面寬),有助于量產加工產線之機臺排列,此外,鋁加工泛用機種常見的排屑問題在SH-4000P上亦做了大幅度的改善,利用結構上的突破,采中央排屑裝置,切屑排出率高達95%,徹底解決客戶困難。
VP-8立式加工中心機專為零件泛用高速加工而設計的VP系列機種,高轉速BBT-40主軸搭配高扭力馬達,輔以中心出水(選擇配備)及主軸冷卻裝置(選擇配備),確保加工能力及精確要求。優化C型結構設計,機臺剛性及穩定性良好,確保高速加工及精密加工時具備良好的精度。標準配置主軸拉桿位置傳感器技術,可檢測主軸是否確實完成夾刀,避免發生刀具夾持不良運轉或無刀運轉狀況。主軸馬達高低速線圈自動切換,高轉速時可維持大功率輸出,提升切削效率。歷經反復驗證測試之標準與外圍項目,提供客戶高效率、高質量、低養護成本的產品,呈現*佳投資效益。東臺精機美學外觀,以東臺一貫的沉穩、信賴、簡約為出發點,輔以高質量粉體烤漆,提供使用者物超所值的感受。
咨詢電話:159 1097 4236
《機床商情》:隨著德國工業4.0的提出,全球都在制造業方面積極應對,東臺精機有哪些新的技術和措施與之對接?
謝登財:為了迎合工業4.0智能制造時代到臨,東臺已積極朝“機聯網”方向規劃,將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建置整合性平臺,從模擬技術開始到創造智慧產線,乃至智能工廠的數字整合,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東臺借助長期來在技術上扎下的深厚基礎,目前可以幫客戶規劃達到工業3.5,現正通過更多研發實力的投入,嘗試在智能自動化付出更多努力,與客戶共同協作,期能與客戶共同邁向工業 4.0。
由東臺自行研發的東臺智能制造系統(TIMS-Tongta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包含生產管理、智能監控、刀具 管理及工件管理等四大管理功 能,由開發各式可于PC端執行的應用程序,能有效提升現有操 作環境及自動化生產設備所需具備的信息管理和智能制造,讓顧客在單機操作上更為便利,多機聯機時如每臺機臺都有PC端,更是智能自動化和智能型工廠的基 本架構。
在未來的應用上,東臺相信將因PC效能的提升、傳感器的微 型化與更大的感測范圍,使得智能生產的時代很快來臨,東臺也將持續耕耘智能化軟件開發,期 為客戶提供一套全面性的智能生產系統與人機操作接口,來幫助他們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機床商情》:據悉,東臺精機還在3D打印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發展狀況。
謝登財:針對熱門的3D打印技術東臺集團近年來積極發展,目前已成為臺灣工業領域3D打印技術的先驅廠商。東臺于2011年與工研院南分院進行3D打印研發,而因應航太、汽車、醫療、模具等越來越多的3D打印工業需求,東臺更是相繼投入發展技術,于2013年投入激光積層制造實驗設備的開發,近來成功研發出金屬粉床式積層制造設備AM-250,該設備榮獲第24屆臺灣精品獎并入圍臺灣精品金銀質獎。 AM-250可廣泛應用在醫療、汽機車、模具、航天、能源、甚至文創等產業。
除了AM-250,東臺精機還結合金屬供粉式加減法復合技術的iGT800 AM復合5軸設備也已開發完成,具備復合式一站加工功能,包含激光熔覆、多軸加工、激光改質等功能,引起客戶關注。此外,東臺還在發展3D打印鑄造砂模技術,從精細復雜直接制造中的零小部件,到循環應用修補部品,再到大型砂模鑄造, 以創新科技提供客戶完整金屬加工解決方案,東臺集團已成為全球極少數能在工業4.0時代提供如此完備制造技術的廠商。
《機床商情》:請結合目前發展情況,談一下東臺精機未來的發展規劃。
謝登財:東臺集團除了深耕金屬加工領域,提供各式解決方案外,還結合政府產業創新升級潮流,自主開發各式新技術,包含超音波加工、 激光加工與金屬積層制造(3D打印)技術等。隨著榮田精機、亞太菁英、華泰精機陸續加入,東臺集團的框架逐漸成形,在大陸有蘇州東昱生產基地,近期又在歐洲并購了法國PCI-SCEMM和奧地利Anger等知名企業,跨出了海外經營一大步。東臺集團將持續利用多年的技術經驗,快速對應顧客需求,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及提供更完善應用技術服務來應對未來的競爭,并朝穩定質量、高性價比規格努力,東臺已準備好繼續迎 接市場挑戰。
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提供應用技術服務協助客戶提升產品的加工效率,將由制造業領域提升至服務業層次,東臺期許成為臺灣工具機產業領導標竿,并在2020年成為全球前20大工具機集團?!?/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