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機床事件和當前的經濟背景有關,它是實體經營下滑之后融資成本不減,杠桿較高拖累企業卷入違約漩渦的典型案例。”一位接近大連機床的債承人士指出,“首先是企業的基本面出現問題,然后影響的經營和資金鏈,進而信貸資金償還從緊,并誘發債券出現違約。”
事實上,自去年底本息失兌后,大連機床事件也成為繼東北特鋼、中鐵物資、中城建等事件發生后的又一起國企違約事件;債市的信用風險不止于此,就在年前,內蒙古博源控股集團“16博源SCP002”等債券也相繼出現違約。
如今,該事件或正在對相應的持債機構帶來沖擊。據統計數據發現,長城證券旗下的多只資管計劃曾在去年三季度末持有大連機床的相關中期票據和超短融債;而截至2月6日,大連機床尚未到期的債券余額仍然高達28億元。
然而,大連機床的追保措施卻不容樂觀,其日前已多次公告稱,名下已無實際可追加擔保等增信的資產;另據接近當事中介機構人士透露,目前大連機床的兌付能力有限,最終的兌付或仍需有關部門出面協調。
更多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OK智能制造”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并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