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加快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腳步,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11月27日,中國國務院發布了一份關于形成3-5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平臺將達到國際水準;到2035年,平臺將在重點領域實現國際領先。
11月29日,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大力扶持工業互聯網發展將為智能制造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北京的政府智庫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研究員楊春立說道:“工業互聯網將促進國家實體經濟與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中國工業互聯領域的市場規模將突破10.8萬億元人民幣(1.64萬億美元)。今年的數據尚未公布。
“為加強互聯網和制造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中國必須培養國家級平臺,以此作為未來產業轉型的重要支柱。汽車、數字、能源及航空等關鍵行業或將成為打造國家級平臺的重要領域。”楊春立說道。
楊春立還指出,包括根云、海爾集團在內的一些企業在工業互聯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于他們大都專注于特定的垂直領域,平臺的用戶和資源有限,還遠不及通用電氣的Predix和西門子的MindSphere等世界領先的工業平臺。然而,全球大部分工業平臺都還處于商品化的早期階段,這塊市場仍有待開發。可以說,中國與發達國家正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往前走,趕在時代的前沿,讓互聯網這個雙刃劍為我所用。使其發揮最大作用。是現在所有企業亟需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