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床外企對中國機床市場未來發展的樂觀態度,一方面來自于中國市場本身擁有巨大的潛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則是在高端制造技術占消費主導地位之后,國內的機床企業缺乏明顯的競爭力,使外企獲得更多機遇。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中國機床工具行業4000多家企業中,港澳臺和外商控股企業的比例在10%以上。其中在中國建有直營工廠的主要有德國的德馬吉、斯萊福臨,日本的三菱電機、沙迪克,美國哈挺、哈斯,瑞典山特維克、山高,韓國的斗山等企業。這些企業在國內獲取勞動力、市場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資金以及技術的支持,為國內機床市場的發展做了很大貢獻。
在過去的2017年中,在華外企的整體營業狀況較好。據數據顯示,2017年在華外企大多數都收獲頗豐,多家企業實現了30-50%的增長。其中,2017年西門子業績整體增長40%,高端產品業務猛增60%;三菱電機和雄克公司2017年在華業務分別增長30%和40%。在機床主機企業中,DMG MORI和MAZAK都在2017年實現了較好增長,前者甚至達到了近幾年的峰值,增幅30%;ABB的在華業務猛增了30%多,2018年1月的訂單就已達到2017年1-2季度的水平。從外企的盈利中可見中國機床市場目前正處于恢復性增長階段,后續的發展應會更加明朗。
【此文章原創來自于158機床網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