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不少讀者留言,希望我能評論一下,美國最近對中國一連串的打壓行動,到底是特朗普的選舉操作,還是美國的長期國策?
說實話,作為一個普通人,我能獲得的信息非常有限,要想對這樣大的一個問題作出結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非得要去寫,也只能像其他公眾號一樣,憑空猜測,胡編亂造,可信度基本為零。
那么有讀者可能會問了,既然你不知道答案,為什么還要寫這篇文章呢?
因為我雖然不能知道,現在的美國政府,到底對中國是抱著什么態度,但是如果我們回溯歷史,卻能從很多過往的歷史教訓中,有所啟迪,那么到底是哪一段往事,能讓我們觸類旁通呢?
這就是發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對蘇聯發動的隱蔽戰爭,這場戰爭的結果,直接導致蘇聯的解體,而這場戰爭中的很多細節,和美國今天打壓中國的手法,完全一模一樣,所以如果以史為鑒,我們還是可以對今天發生的一切,做出一個判斷。
那么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美國最近對中國一連串的打壓,到底是基本國策還是選舉操作呢?
我給你的答案是,美國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徹底顛覆中國!而且這個戰略,早在2014年,就已經開始全面實施了。
而這個推斷最重要的證據,就是美國已經徹底無所顧忌,一定要搞亂香港。當它在香港的代理人,煽動學生沖上街頭的那一刻,歷史就已經開始再次重演,只不過最終的結局,未必是他們想得到的而已。
為什么我說從香港問題,就能看得出美國的最終目的呢?
根據現在已經解密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文件,NSDD32、NSDD54、NSDD75披露,美國當年調整戰略,決定秘密對前蘇聯,全面發動隱蔽戰爭,第一擊的目標,恰好就是波蘭,而波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前蘇聯領導下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陣營里的香港。
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戰爭中,百萬雄師兵臨湘江的時候,我軍攻下香港,根本不費吹灰之力,但是當時的中共領導人為了穩住英國,爭取國際社會的早日承認,更重要的也是為了和西方世界之間打開一個窗戶,建立一個紐帶,所以特意把香港留了下來。
而這個紐帶,后來果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了中國和西方世界之間,信息和物資交換的重要橋梁,對雙方都意義重大,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初期,更是為中國,帶來了大量的國外資金和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國經濟的起飛。
即便是中國收回香港的主權以后,香港也是中國和西方之間最重要的連接點,它是今天人民幣海外結算的中心。
香港不僅僅對于中國非常重要,對于美國也同樣不可或缺,美國在香港有1300家企業,在美國的對外貿易中,唯一保持較大順差的,只有香港。美國資本進出中國的最重要中轉站,也是香港,所以只要雙方之間的戰略目的,不是徹底搞垮對方,一般輕易不會在這里生事。
而當年的前蘇聯和西方之間,也需要一個這樣的緩沖地帶,貿易窗口,所以在當年前蘇聯的衛星國中間,波蘭被選派擔任了這個角色。
為什么是波蘭呢?因為當時的東德雖然地理位置更佳,但是一旦開放就會引起大量的人員外逃,丟社會主義國家的臉。而捷克和斯洛伐克雖然傳統上和西方連接更緊密,但那里曾經發生過布拉格之春,政治上非常的不可靠。與之類似的,還有匈牙利。
至于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地理位置又實在太偏,在歷史上和西方之間也缺乏人文交流,所以當七十年代初,當美蘇之間出現了緩和的跡象之后,社會主義陣營,就選擇了波蘭作為他們的窗口,打開了鐵幕中的一角。
而在另一個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也非常認可波蘭作為雙方交流的紐帶,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有大量的波蘭裔移民,對波蘭有著很深的感情,而且他們在美國的政界極有分量,比如著名的地緣政治大師,布熱津斯基,就是波蘭裔美國人。
另一方面,波蘭也和其他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同,改造的并不是很徹底,不僅僅保留了波蘭天主教教會,而且還是在梵蒂岡的掌控之下,所有的教職成員,依然是由教皇委任,政治制度相對寬松,更容易被西方所接受。
根據彼得·施魏策爾所著《里根政府是怎樣搞跨蘇聯的》一書里的記載,美國政府對當時的波蘭給予最惠國待遇,每年提供5.5億美元的貸款,雙方之間還互相通航,美國政府甚至還允許波蘭的漁船,可以在美國的沿海進行捕魚,這讓波蘭在劍拔弩張的冷戰時代,簡直變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存在。
波蘭靠著自己的特殊地位,把美國和西方的技術和產品,引進蘇聯領導下的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同時又把東歐和蘇聯的石油和礦產,賣到了西方,讓鐵幕兩邊的敵對國家,可以通過自己進行有效的交流,這一點和中國的香港,完全類似。
根據德.米利耶維奇所著的《波蘭在十字路口》一書的介紹,正是由于有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波蘭一度得到了大量的西方資金,甚至有能力發動了一場三高運動,這就是所謂的高速度,高積累,高消費運動,出現了異乎尋常的繁榮,生活水平,一度遙遙領先于東歐其他社會主義國家。
所以如果美國不打算對前蘇聯發動最后的決戰,徹底顛覆前蘇聯,美國是斷然不會在波蘭搞事的,那么美國為什么又改變了主意呢?
原因很簡單,70年代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以后,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一落千丈,而蘇聯則如日中天,在全世界范圍內,開始咄咄逼人的和美國爭奪領導權,這讓美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特別是伊朗爆發了革命,美國營救人質失敗以后,美國更是變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這讓美國的精英們覺得,美國已經被逼入了墻角,再退一步,美國將徹底喪失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只有完全徹底的打垮蘇聯,美國才能重獲新生。
但是在這個時候,蘇聯的軍事力量已經接近了它的巔峰時刻,紅海軍出現在世界的各個大洋,上萬枚核彈頭隨時指向美國,所有的軍事選項都無異于自殺行為,所以美國要想挽回頹勢,必須要另出奇招,那么美國要出一個什么樣的奇招呢?
還是根據彼得·施魏策爾所著《里根政府是怎樣搞跨蘇聯的》一書里的記載,在卡特政府的后期,在波蘭裔美國人布熱津斯基的策劃下,美國決定在秘密戰線上,對蘇聯開展全面的進攻,搞一場顏色革命。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卡特政府故意裝作要和蘇聯緩和,針對東歐搞了一個“圣尼菲爾德主義”。
這是一個笑里藏刀的計劃,表面上美國要幫助東歐國家發展經濟,實際上是借機暗中滲透這些國家,扶植各種政治反對派,秘密培養第五縱隊,等待時機,從內部搞垮前蘇聯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陣營。
既然是要展開最后的決戰,那么就要選擇對方陣營里最薄弱的一點,而這恰恰就是波蘭,因為它既然是東西方之間溝通的紐帶,所以自然政治環境也比較寬松,因此美國最容易在這里實施滲透,找到代理人。
所以后來的大部分團結工會領導人,包括瓦文薩在內,都在這個時期被秘密策反,就在卡特總統微笑著握住波蘭領導人的手的同時,美國已經開始著手秘密的培訓這些第5縱隊,向他們提供資金、電臺和印刷設備,不過這極其隱蔽,都是在波蘭境外進行的。
看到這里,也許有讀者會問,向波蘭下手,難道美國人不在乎由此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嗎?
當然不在乎,因為美國人此時已經覺得,再不下狠手,蘇聯就會奪走美國的霸權,和美國國家的根本利益相比,波蘭那點利益又算得了什么?!所以打爛點瓶瓶罐罐,沒有什么了不起。
1979年伊朗爆發人質危機以后,卡特政府在世界上丟盡了臉,為了盡快轉移國內國外的矛盾,于是他決定提前在波蘭開始動手,那他要怎么實現這個目標呢?
第一步當然就是要在波蘭制造一場危機,前面我們講過,由于波蘭是美蘇之間的特殊紐帶,地位類似于中國的香港,所以波蘭享受了由美國和西方國家提供的最惠國待遇,因此在經濟上高度依賴西歐,很大程度上,波蘭的繁榮是靠對西方的出口和獲得西方的貸款支撐起來的。
所以反過來,美國人要想收拾它也非常容易,那就是借口經濟危機,突然讓西歐國家對波蘭提高了關稅,停止了貸款,一下子就把波蘭逼入了絕境,導致波蘭的經濟瞬間惡化,物價飛漲。
不過所謂的惡化,也是相較于之前的繁榮而言,客觀的說,即使到了這個時候,波蘭人的生活水平,還是遠遠高于其他的東歐國家,甚至包括蘇聯在內,根據德.米利耶維奇所著的《波蘭在十字路口》一書的介紹,波蘭人即使到了這個時候,每年人均消費肉類70.3公斤,遠遠高于同時期的意大利和奧地利,基本上和德國法國是一個水平。
(那個時代我國還是供給制,年人均消費肉類不到兩公斤,同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人相比,即便是處于經濟危機中的波蘭人,依然像生活在天堂里。)
所以波蘭的危機,僅僅只是人民生活水平略有下降,遠遠談不上什么非常痛苦。可是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美國培養的第五縱隊,利用美國人提供的印刷設備和電臺,用鋪天蓋地的地下報紙和虛假廣播,掌握了輿論的主導權,故意夸大事實,抹黑執政黨,竭盡造謠和污蔑之能事,煽動民眾的不滿。
順便說一句,當時還沒有手機,人們獲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看報紙和聽廣播,而反對派通過這兩種方式進行宣傳,成本都非常的高昂,如果沒有美國的大力支持,根本就進行不下去。
隨后在一次政府宣布肉類漲價之后,成千上萬的“群眾”,“突然”涌上了街頭,開始了大規模的示威抗議,接下來就是全國范圍內的罷工,然后就是團結工會的成立,這一切看似偶然,其實早在多年之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就已經為他們制定好了路線圖。
因此說到這里,我們再回頭看看香港的“占中”事件,數千名被貼上了“絕望”和“沒有前途”標簽的香港青年,“突然”出現在街頭,要求推翻暴政,實現普選權,也就不那么簡單了。
這本來就是一個莫名其妙的議題,因為就在2013年,香港政府剛剛被評為全世界第二清廉的政府,僅次于新加坡,遠遠高于美國和英國,哪里有什么“暴政”?
同樣也在2014年,香港的人均收入高達44,805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九,同樣也遠遠高于美國和英國,所以香港人怎么會是“絕望”和“沒有前途”的?
所以我們再回顧一下,當年發生在波蘭的暴亂,就發現和今天在香港發生的一切,兩者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都是人為炒作出來的“悲情”,還有人為渲染出來的“苦難”,這就是美國已經再次出手的跡象,沒有長期的輿論準備,大量的資金支持,周密的人員安排,這種事根本就不可能發生,更別提長達六年的持續。
既然美國當年對蘇聯發動隱蔽戰爭的標志性事件,是從搞亂波蘭開始,不惜放棄雙方之間,最重要的經濟和政治紐帶,那么反過來,再看在香港發生的一切,美國的司馬昭之心,自然也就是路人皆知了。
可能有讀者又會奇怪了,香港的“占中”事件,明明發生在奧巴馬執政期間,奧巴馬政府看起來好像對中國挺友好的,至少沒有公開和中國對抗,怎么會暗中支持這樣的事情呢?
其實美國人的陰險深沉,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如果不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些資料中,披露的當年的往事,我們怎么可能會想得到,對蘇隱蔽戰爭的始作俑者,竟然是表面上主張對蘇聯緩和的卡特政府,而且還是波蘭裔美國人布爾熱津斯基親自操刀的呢?!
接下來讀者可能又會有疑問,美國總統四年一選,民主黨和共和黨斗得不可開交,美國的國策,恐怕還是很難會長期執行下去吧?
其實這一點,又是我們對美國的重大誤解,在事關美國國運的關鍵問題上,兩黨其實是沒有區別的,1981年1月20日,共和黨的里根政府上臺以后,不僅僅繼承了民主黨的卡特政府的國策,而且把該政策推向了極致。
根據《Gates,F-rom theshadows》這本書的記載,里根政府入主白宮的第3天,就開會討論,如何進一步擴大對蘇聯的隱蔽戰爭。
特別是在中央情報局獲得波蘭的內奸,原波蘭總參謀部庫克林斯基上校提供的重要情報,蘇聯由于一方面被阿富汗戰爭所拖累,另一方面也不想破壞波蘭的特殊紐帶地位,所以決定不出兵干涉以后,里根政府決定,一定要把事態搞大。
七天以后,在由美國總統里根,副總統布什,中央情報局局長凱西,國務卿黑格,國防部長溫伯格參加的會議上,最終做出了一致的決定,美國一定要通過波蘭,在蘇聯的鐵幕上撕開一個口子,把“民主運動”像病毒一樣傳入東方,最終徹底腐壞它的肌體,從內部徹底瓦解蘇聯。
今天我們常常低估了美國人玩陰謀的能力,實際上他們是地地道道的高手,為了迷惑蘇聯人,為團結工會的崛起贏得時間,從當年的二月份開始,美國的軍機開始頻頻的闖入蘇聯的領空,制造緊張氣氛,分散蘇聯的注意力。
與此同時,美國的國防部長溫伯格,又和蘇聯的領導人之一多布雷寧,在百事可樂公司總裁肯德爾的生日宴會上,進行了私下的接觸。
溫伯格一上來先倒打一耙,強調波蘭是美蘇雙方共同的商業紐帶,蘇聯絕不能單方面的破壞這種現狀,不然以后雙方就沒法再往來,另一方面美國又向蘇聯保證,美國無意介入波蘭的內政,樂見波蘭社會的穩定,進一步動搖蘇聯出兵波蘭的決心。
接下來美國又開始對波蘭政府打起了迷蹤拳,聲稱波蘭政府如果能和平處理團結工會的問題,確保波蘭良好的經商環境,美國愿意提供更優惠的貿易條件,同時把每年5.5億美元的貸款提高到6.7億。
而且就在團結工會發動了如火如荼的街頭抗議的同時,美國卻主動和波蘭政府,簽訂了一系列新的貿易協定,并臨時提供了7,000萬美元的谷物援助,貌似愿意和波蘭政府保持友好關系。
美國人通過這一系列狡詐的操作,讓波蘭政府和蘇聯一時搞不清楚,美國人到底是什么意圖,結果在處理團結工會的問題上,難免投鼠忌器,最終錯失良機,放任了團結工會的做大。
等到團結工會已經長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大毒瘤以后,蘇聯人才發現上當了,急忙向波蘭政府施壓,要求采取強硬手段。于是雅魯澤爾斯基將軍上臺,取代了軟弱的原波蘭領導人卡尼亞,成為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一書記,當年年底,宣布波蘭處于戰爭狀態,頒布了《軍事管制法》。
接下來就是瓦文薩被軟禁,5000名團結工會的領導人被拘捕,波蘭政府開始全面鎮壓團結工會。
這一下立刻讓美國站到了道義的制高點,可以光明正大的指責蘇聯和波蘭政府,單方面破壞了波蘭的特殊地位,違背了雙方之間的協議,因此美國可以名正言順的制裁波蘭政府。
但是蘇聯人和波蘭政府,顯然低估了美國人的堅韌,就在他們以為這件事情,已經畫上了句號的同時,美國人卻在緊鑼密鼓,全方位的開展了后續行動。
1982年2月,兩名中央情報局高層成員,秘密潛入了波蘭,與地下團結工會分子在華沙西面的日拉爾杜夫會面,摸清團結工會的現狀,指導他們轉入地下斗爭,不僅僅為他們提供經費和設備,而且對他們進行專業的培訓,幫助他們建立了一整套的通訊、指揮、控制和情報系統。
接下來他們又通過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勞聯產聯,波蘭裔美國人大會慈善基金,向被逮捕的團結工會領導人,積極活動分子的家屬,提供了多達1.7億美元的支持,讓這些人沒有后顧之憂,可以一心一意的為美國政府效力。
雖然美國加大了對波蘭的投入,但是蘇聯支持下的波蘭政府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把這些渠道一一封殺,把團結工會逼入了絕境。
但是在社會主義陣營掀起一場顏色革命,樹立一個標兵,既然已經是美國的國策了,那么美國肯定也絕不會善罷甘休。
很快中央情報局就發現,波蘭政府有一個致命的管制漏洞,那就是遍布波蘭各地的天主教教會,他們直接受命于梵蒂岡,于是美國就打算利用這個渠道,把團結工會急需的物資和資金送進去。
接下來中央情報局局長凱西又親自出面,要求教皇保羅二世,利用他控制下的波蘭天主教教會,加入美國的秘密戰線。
一開始教皇保羅二世不想趟這趟渾水,他覺得美國和蘇聯都是狠角色,誰也得罪不起,于是就派了紅衣主教的一個助手,敷衍一下中央情報局局長,這個舉動讓凱西大為光火,他撂下了一句話,沒有人可以在這一場終極決戰中袖手旁觀,所有的人都必須選邊站隊,否則后果自負。
但是教皇卻依然猶豫不決,很快,他就遇到了一起暗殺,在兩顆子彈的教育下,保羅二世慫了,從此梵蒂岡領導下的波蘭天主教教會,就變成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為團結工會輸送資金的順豐快遞。
為了幫助團結工會,在波蘭政府的打壓下,能夠最終生存下來,1982年底,美國中央情報局向美國駐華沙的大使館里,派出了一個電子情報偵察小組,搜集波蘭政府的一舉一動,指導已經轉入地下的團結工會,逃避政府的打擊。
更有甚者,中央情報局局長凱西還說服了瑞典首相帕爾梅,允許中央情報局,把美方的間諜設備,混雜在中立國紅十字會,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中,送交到團結工會手上。
雖然美國使出了九牛二虎之計,但是波蘭的秘密警察,蘇聯的克克勃也不是吃干飯的,在他們的嚴厲打擊之下,波蘭的團結工會,還是漸漸的頻臨崩潰。
于是美國政府,決定在對波蘭政府進行一次戰略忽悠,他們欺騙波蘭政府說,如果波蘭愿意做出少許讓步,停止軍事管制,釋放部分政治犯,美國也會做出讓步,立刻放棄所有經濟制裁。
這個時候波蘭的經濟,確實遇到了大問題,由于美國和歐洲的全面封鎖,再加上團結工會的蓄意破壞,根據Mike BowkeL 《Russian Foreign policy and theend of the cold war》里提供的數據, 一九八二年波蘭的國民收入,降低到只有1978年的72.5%,波蘭的反對派“攬炒”成功,讓波蘭政府面臨空前的壓力。
而且這時候蘇聯由于陷入阿富汗戰爭的泥潭,也沒有余力來援助波蘭,面對美國人拋出的誘餌,波蘭政府最終忍不住,咬了上去,1983年7月,波蘭政府放棄了軍管政策,1984年7月,釋放了絕大多數政治犯,波蘭人原以為滿足了美國人的要求之后,美國人就會放棄制裁,但是他們太天真了,美國人是來要他們命的,怎么可能善罷甘休?
對于之前的協議,美國人立刻翻臉不認,聲稱波蘭的人權狀況,沒有得到徹底的改善,約定無效,美國有權繼續保持對波蘭的全面制裁。
這一下波蘭政府就傻眼了,你要知道,鎮壓團結工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肯定要開動所有的宣傳機器予以配合,一定要有一個說法,同樣,停止軍管,釋放政治犯,也需要一個說法的。
現在美國人可以耍賴皮,但是對于波蘭政府來說,他不能一點臉都不要,你不能一會說自己抓人正確,一會又說自己放人正確,然后又要把別人抓回去,事實上這已經變成了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
所以波蘭政府再次中了美國人的奸計,他們在美國人的誘騙下,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從此以后,波蘭國無寧日,每一個星期天,每一個節假日,都會變成了團結工會搞抗議和示威的好時機,在這種情況下,波蘭的經濟自然是一落千丈,政府威信掃地,倒臺已經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了。
美國所要的病毒效應,現在終于實現,很快,其他國家的反政府組織,都被團結工會的成功所鼓舞,紛紛主動開始和團結工會聯系,試圖也抱上美國這個大腿,美國的第五縱隊迅速的布滿了蘇聯的衛星國,很快就深入了蘇聯國內,至此,一切已經無可挽回。
1989年8月,波蘭前政府終于被趕下了臺,1990年12月,瓦文薩出任了波蘭總統,一年以后,蘇聯解體,美國大獲全勝。
當我們讀完了這段歷史以后,難道我們還能認為,在香港發生的事件是一個偶然嗎?
其實如果大家仔細想一想,從香港2014年的“占中”運動開始,前前后后已經有6年了,其中的反復曲折,幾乎就是當年發生在波蘭的翻版,雖然現在中央政府,已經在香港頒布了《國安法》,但以美國人的那種執著,這場戰斗,其實才剛剛開始。
如果說當年的蘇聯,是在軍事上威脅到了美國,觸動了美國的底線,那么今天的中國,在經濟上,遲早會超越美國,也絕對是美國所不能允許的,必然會引起美國的激烈反擊,不久之前,美國國務卿彭佩奧在尼克松紀念館上的講話,其實就已經是公開在宣戰了,而且通過美國在香港的表現,可以肯定,美國再次選擇了在隱蔽戰線上,對中國發動全面的進攻,它想重現昔日的輝煌。
不過這肯定是癡心妄想,中國不是蘇聯,香港也不是波蘭,當年美國之所以能取勝,最大的原因是,蘇聯和他的衛星國,在經濟上都是跛腳虎,對外貿易嚴重的依賴于出口自然資源,當美國向他們發動隱蔽戰爭的時候,蘇聯負債1,200億美元,波蘭負債360億美元,這導致他們能回轉的戰略空間極小,蘇聯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波蘭人,掉進美國人的陷阱,卻無法施以援手。
但是今天的中國,和當年的蘇聯是截然不同的,中國是制造業大國,是世界工廠,而且手中握有大量的外匯,是美國的債權國。香港則是世界上金融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香港的外匯儲備,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且背后站著強大的祖國。
所以美國還想用對付蘇聯的老辦法,來對付中國,無異于南轅北轍,緣木求魚,最終只能是一枕黃粱。
話雖如此,但是我們千萬不能低估美國的陰險和狡詐,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美國人是非常有韌性的,畢竟光是為了對付一個波蘭,它就整整折騰了十年。從它調整戰略,決定全面發動對蘇聯的隱蔽戰爭開始,歷經三任總統,前前后后也用了十三年,所以這場中美之間的較量,距離分出最后的勝負,其實還遙遙無期。
美國人還有更可怕的一點在于,為了達成目標,他們可以用盡各種手段,完全沒有下線,陰謀詭計之多,都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我們這篇文章,其實只揭開了冰山的一角,當年為了搞垮蘇聯,美國人更是坑蒙拐騙,欺哄黑詐,無所不用其極。
有機會我們可以在以后的文章里,再向大家做些介紹。
好了,最后讓我們用毛澤東同志的一首詞,《滿江紅》做為本文的結尾,沒有什么比當今的這個世界,更需要這種自信和豪邁: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