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国内永久免费crm系统,18禁黄网站男男禁片免费观看,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

機床網
藏富于民的浙江,就快藏不住了
2021-04-06 13:48:08

我們常用“人均GDP”來衡量一個地區的富裕程度,其實,若論老百姓能拿到手的財富,“人均可支配收入”會是一項更好的指標。

這項指標,2020年杭州排名全國第六。在杭州之上,還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蘇州。

不過,分別來看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杭州都可以排進全國前五。例如農村人均收入,杭州就比上述幾座城市都高(除了沒有農村行政建制的深圳無法比較)。

你以為我是要夸杭州嗎?不。

杭州的農村人均收入,甚至排不進省內前三。

因為全國第一是浙江嘉興,全國第二是浙江寧波,全國第三是浙江舟山。

全國前十名中,有6座浙江城市;全國前二十名中,有9座浙江城市;全省11市,都在全國前四十名之內。

排名第一的嘉興,錄得近四萬元的農村人均收入,這個數字是什么概念呢?大約和貴陽(40305元)、重慶(40006元)、哈爾濱(39791元)、南寧(38542元)這些直轄市或省會城市的城鎮人均收入差不多。

而浙江全省的農村人均收入,為31930元,放眼全國省級行政單位,僅次于上海,高于北京、天津、江蘇、廣東。

是的,今天我們要夸夸浙江。

執筆的小巴,大學是在成都讀的,畢業之時,我留意到一個現象:所有來自浙江的同學,除了一人出國,其余都回到了浙江。而其他省份的同學,普遍沒有這么戀鄉戀土,或多或少會去北上廣深。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真有那么好嗎?

幾年之后,小巴來到杭州工作。入職以來,隱約又有一種感覺:同事們(多數來自浙江省內)好像家底都很殷實的樣子——不是那種家里拆遷分了五套房的殷實,而是那種家里有一個廠的殷實。

浙江真有那么多工廠等著被繼承嗎?我看到的會不會是幸存者偏差?

關于浙江還有許多傳說,例如國資不疼,外資不愛,只好民資頂上”“郊區郊縣到處是家族企業”“浙江孩子從小耳濡目染,不要打工,要自己當老板等等。

但口口相傳不代表就是真相,作為一個數據控,小巴還是想通過數據來驗證。

往上追兩代人,這句話就要打個問號。

如今浙江的GDP排名全國第四,1975年?排名全國第十四,人均GDP低于全國平均。

浙江與福建,都是多山地帶,昔日還是海防前哨,重點工業項目難以落地,直到改革開放后,經濟排名才開始快速攀升。

根據第四次經濟普查,截至2018年末,全國共有325萬家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其中42萬余家在浙江——這個數字其實低于廣東和江蘇。

不過,考慮到浙江只有全國1/24的人口,卻開辦了超過1/8的制造業企業,這一成績就十分突出了。

人均工廠數量,浙江全國第一。(若論全部企業,則浙江共有138萬余家,每42人就有一家企業)

這種說法一直缺少實錘,因為民營經濟占比的高低,并非常規統計指標。有些省份公布,有些省份不公布,或是這一年公布,那一年不公布。

我們可以通過一組數據近似感受——經濟總量前十強的城市里,民營經濟增加值占比多少。

越是大型城市,國企、外企越是扎堆,民營經濟越有可能弱勢。例如上海,公有制(國有+集體)和非公有制(外資+私人)經濟基本平分秋色,民營經濟的占比就很低。

十強城市中,杭州是唯一占比超過60%的城市。

而杭州的民營經濟增加值占比,低于浙江省的整體水平——66.3%。(浙江并非全國第一,低于福建)

人們常說江蘇是散裝的,十三太保各自為政。殊不知,浙江也是散裝的,只不過江蘇散裝到市(省級認同很弱),而浙江散裝到區縣(地市級認同很弱,省級、區縣級認同很強)。

一個杭州蕭山(或余杭、富陽、桐廬)人,往往自稱蕭山人,而不是杭州人。同理,嘉興海鹽、海寧、桐鄉,紹興柯橋、諸暨,金華義烏、永康、東陽,寧波余姚、慈溪、象山、寧海,臺州臨海、溫嶺、玉環、仙居……都是這種習慣。

究其原因,在于浙江的縣域經濟較強,一縣(甚至一鎮)之內常有聲名遠播的特色產業,例如桐廬的快遞、海寧的皮革、永康的五金、義烏的小商品批發等等。

于是1992年以來,在中央支持下,浙江開始推行擴權強縣”“省直管縣改革,賦予經濟強縣越來越多的管理權限。(其他省份也有,但不像浙江這么堅決)正是這種行政體制,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浙江人的身份認同。

有人說,向下放權,才是浙江改革的最大秘密。

還是用數據說話,2020年民營企業500強,浙江共有96家企業上榜,連續22年排名全國第一。其中,杭州共有39家企業上榜,連續18年排名城市第一。

而單單一個蕭山區,就有11家企業上榜。

那么多人競聘蕭山女婿,不是沒有原因的。

民營經濟興盛,往往意味著政企互動良好。不過各類營商環境報告很多,城市排名莫衷一是。

相對而言,小巴比較相信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0年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報告》,這份由一線企業打分得出的報告(也有客觀數據的權重),堪稱營商環境大眾點評

根據得分,營商環境最好的10個省市是浙江、廣東、江蘇、上海、北京、山東、四川、福建、河北、湖南;營商環境最好的10座城市是杭州、上海、蘇州、南京、北京、溫州寧波、深圳、廣州、成都。

從以上數據來看,關于浙江的種種傳說,確實不是空穴來風。

浙江也有窮地方。

遠離海岸線的衢州、麗水,就是浙江唯二的城鄉人均收入排在全國20名之外的城市。

這樣說或許有些凡爾賽,不過浙江一直在做的,并非觸摸上限,而是抬高下限;并非打造一個全國第一,而是大家一起跨過某道門檻。

最強的民營企業不在浙江,但民營500強浙江最多;最強的縣不在浙江,但全國百強縣浙江最多(2020年超過江蘇);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不在浙江,但所有浙江城市都能排進全國前五十。

錦上添花易出彩,雪中送炭更難得。

2002年,浙江開啟山海協作工程,推動欠發達山區和發達沿海地區的經濟合作,協同發展。山有所呼,海有所應,這項工程至今仍在繼續。

2012年,浙江確定省級扶貧標準4600元(當年的國家標準是2300元),并于2015年實現全省脫貧。

所以脫貧攻堅收官的2020年,浙江在做什么呢?在致力于消除農村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現象

2021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率先推動全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連提了三次。 這份初心或許你已經忘了,但浙江還記得。

轉載請標注來源158機床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买车| 红原县| 凤凰县| 漳浦县| 章丘市| 大城县| 沽源县| 博罗县| 博客| 扬中市| 甘孜县| 西藏| 睢宁县| 肥城市| 泸西县| 海淀区| 丰镇市| 金山区| 文成县| 龙门县| 临桂县| 潞西市| 华坪县| 关岭| 广德县| 错那县| 仁化县| 南召县| 保康县| 神农架林区| 临西县| 且末县| 石林| 禄丰县| 湖南省| 沈阳市| 巴彦县| 漳州市| 定襄县| 肥乡县|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