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4月20日,解放軍正準備發動渡江戰役,在戰役開始前,我軍曾發出公告,限20日前所有外國艦船必須撤離長江。然而在20日拂曉,我軍第10兵團特種兵縱隊發現了一s艘外國艦船,旁若無人的在長江行駛,正是英國的“紫石英號”。要知道,次日我軍就要發起渡江戰役,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它的出現毫無疑問引起了我軍的高度警惕。
4月20日上午8點30分,“紫石英號”已駛入我軍前線的預定渡江江段,正是我軍第8集團軍原定的作戰地段。我軍觀察所將這一情況上報后,密切關注著“紫石英號”的動向,等待指揮所的命令。
按理說,在這一敏感時期,我軍完全有理由對其進行警告甚至發動炮擊,但顧及到國際影響,中央曾發布命令:若與帝國主義發生沖突,我們不開第一槍,第一炮。因此,此時位于北岸的炮兵1團向紫石英號前方發射了一枚警告彈。
然而作為老牌的帝國主義,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佬的“高傲”已經不是第1天了,更何況“皇家海軍”對于“日不落帝國”的締造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堪稱是18世紀全世界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此前拿著美式裝備的國民政府“正規軍”他們都直接忽視,更何況如今拿著“萬國造”的解放軍。
但他們忘記了,此時他們面對的解放軍,不是軟弱無能的清軍,更不是貪污腐敗的國軍,而是被毛澤東思想武裝的隊伍,由無數無產階級戰士組成的人民軍隊,這支隊伍從不主動發起戰爭,但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永遠不會害怕與任何強大的敵人作戰。
9點30分,仍在囂張挑釁的“紫石英號”已經駛入鎮江三江營江面,這是我解放軍東路軍主要的渡江地段。忍無可忍的我軍炮兵3團負責江面封鎖的2個連共6門火炮當即開火,“紫石英號”也開炮還擊。
從裝備上來看,“紫石英號”擁有6門102毫米主炮,射速與口徑都略勝于解放軍的6門火炮,但由于行駛的角度,只有后炮能夠進行有效還擊。反觀我軍的2個炮兵連陣地,雖然各自只有3門75毫米野戰炮,明顯沒有火力優勢,但因是在陸地上,可以從多個角度炮擊對方,綜合而言,我軍略占優勢。
炮兵連第1發炮彈打出后,未能命中“紫石英號”,但第2發則“連本帶利”,打穿了舵手室,舵手當場被炸死,且倒下時身體將舵卡住,“紫石英號”失去控制,全速向岸邊駛去,擱淺在了沙灘上,成了活靶子。在這幾分鐘里,“紫石英號”至少中了30多發炮彈,2位艦長都負重傷,前主炮被完全摧毀,失去攻擊能力。
上午10點,一面白襯衣在“紫石英號”的甲板上飛揚,他們投降了。據記錄,“紫石英號”上有17人陣亡,20人重傷,艦體被貫穿。只是由于我軍缺乏穿甲彈,未能對其造成致命傷,擱淺的“紫石英號”在當晚就脫離了淺灘,但一直在原地沒有離去。
但這不意味著“紫石英號”被打服了,下午1點30分,另一艘英國艦船“伴侶號”駛入三江營地區,在未與解放軍做任何溝通的情況下,直接開到紫石英號附近海域,妄圖將紫石英號拖走。
在我軍嚴陣以待的時候,“伴侶號”旁若無人的對“紫石英號”實施救援,足可見英國佬的狂妄。但解放軍不是清軍,更不是國軍,絕不會慣著他們,炮兵3團7連再次開炮,接連5發炮彈全部擊中“伴侶號”。認識到了解放軍的決心,“伴侶號”倉皇逃離,順江而下躲避解放軍的炮火。
其實,此次反擊對我軍而言并不出能夠給,當時我軍并未預料到英國艦船會直接從上游營救,因此炮兵的防御重點在下游,對于上游“伴侶號”的進攻有著明顯的射擊死角,而狡猾的“伴侶號”發現了這一點,躲在死角里依靠堅硬的艦體硬抗幾發炮彈后對我軍發動炮擊,擊毀7連3門野炮,6名炮兵戰士犧牲。
但我軍并非只有1個炮兵陣地,1連還有3門榴彈炮,北岸的我軍步兵部隊也有37毫米的戰防炮,只是未能對“伴侶號”造成有效傷害,“伴侶號”仍具有極大的火力優勢。在接下來很短的一段時間里,伴侶號向我軍陣地接連打出了300多發炮彈。
若是一般的部隊,面對如此猛烈的炮擊,恐怕陣地早丟了,但“伴侶號”面對的是戰斗意志天下第一的解放軍,即便遭到如此猛烈的炮擊,解放軍的反擊始終未停止。最終,“伴侶號”的4門火炮僅剩1門沒有被擊毀,艦船指揮塔被擊中,艦長負重傷。
受到驚嚇的“伴侶號”開始倉皇逃竄,路過3野特縱炮1團1營所控制的江面時,再次遭到了美式105毫米榴彈炮精準的打擊。被嚇破了膽的“伴侶號”開足馬力逃竄,還創造了在長江上航行的最高記錄:29節,即54公里每小時。
此時仍在擱淺的紫石英號,在拋棄大量重物擺脫擱淺后,因見識了解放軍的戰斗決心,不敢擅自逃跑,乖乖地停在江面上。而英國的遠東艦隊得知2艘軍艦在長江遭受重創后,副總司令梅登親自率領巡洋艦“倫敦號”與護衛艦“黑天鵝號”向“紫石英號”駛來,妄圖再次對“紫石英號”實施救援、
從對方的應對策略能看出英國艦隊的狂妄,他們一開始不顧盡量闖入長江水域遭受炮擊后,絲毫沒有想過通過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而是無視嚴陣以待的解放軍,直接前來實施救援。事實上,早在渡江戰役之前,我軍就考慮到會有帝國主義插手戰斗,原以為是美國戰艦,沒想到“出頭鳥”竟然是英國。
就火力來看,作為巡洋艦的“倫敦號”擁有8門203毫米主炮,威力遠勝我軍所擁有的所有火炮,因此他敢在我軍大舉渡江的時候,直接闖進我軍戰線,足可見老牌帝國主義的狂妄不自知,其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4月21日早,“倫敦號”和“黑天鵝號”駛入3野23軍作戰區域,23軍立即將相關情況上報,但由于我軍缺乏高頻通話系統,當晚才收到毛主席的指示。但即便當時沒有接到指示,負責前線指揮的的粟裕將軍,張震將軍的決策與毛主席的指示也出奇一致:凡進入戰區妨礙我軍渡江作戰的艦船,均可轟擊!
解放軍的戰斗意志是毋庸置疑的,接到命令后,炮兵陣地立即對這2艘軍艦展開轟擊。但“倫敦號”的火力實在過于兇猛,堪稱擁有絕對的優勢。據戰后統計,僅是203毫米的炮彈就發射了155發,102毫米的炮彈發射了449發,當時的解放軍從未見過如此密集的炮火。
但解放軍面對強敵從不屈服,火力不夠就用戰術來湊,在相關干部的指揮下,解放軍的炮彈命中率極高,雖未對裝甲堅硬的“倫敦號”造成大的傷害,但也足以讓其艦船上的士兵心驚膽戰。而“倫敦號”上的大口徑炮射程過遠,飛過江堤,沒有擊中我軍炮兵陣地,卻擊中了23軍的2個步兵團,造成252人傷亡,202團團長犧牲。
4分鐘后,2艘英國戰艦駛出23軍炮兵射界,但還未來得及喘口氣,又進入了1營的火力范圍。在1營營長的指揮下,極短的時間里就打出了72發炮彈,且大部分都擊中敵艦,倫敦號的艦橋及上層建筑遭到巨大打擊,連親率戰艦的梅登也被震倒在地。
被部下扶起的梅登仿佛被震醒,意識到與解放軍作對有多么愚蠢,生出了撤退的想法,加上“黑天鵝號”沒有倫敦號的護甲高,無法承受如此猛烈的炮擊,只能下令撤退。但沒想到的是,在返回途中,又遭到了國軍橋頭堡炮兵的轟擊。據參與炮擊的一位國軍軍官回憶:他與部下都恨透了帝國主義的胡作非為,有這樣的機會當然要把握住,絕不手下留情。
次日,據西方媒體公布,“紫石英號”陣亡17人,重傷20人;“伴侶號”陣亡10人,重傷12人;“倫敦號”陣亡15人,重傷13人;“黑天鵝號”重傷7人。此外,英國海軍軍部還稱,有103名官兵因此次炮戰“失蹤”。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英軍顧忌“皇家海軍”的面子,虛報了大量的傷亡。
實際上,4艘英國艦艇共8名艦長,有5名艦長都陣亡了,可想而知,普通士兵的傷亡率有多高。同一時間,英國前首相,此時擔任議員的丘吉爾公開宣稱,要派出2艘航母對中國進行“武力報復”。當毛主席得知這一消息后,平靜卻又無比霸氣地給予了5個字的回復:你報復什么?
丘吉爾自然沒有“報復”,當時的丘吉爾已經不是英國首相,他沒有調動航母的權利。更何況,巨大排水量的航母也開不進長江,就算是能開進來,也不會對我我國海軍造成太大的打擊:我國當時并沒有中大型的艦艇,用航母在長江上打擊小舢板,但凡腦子正常的人都不會這么做。
丘吉爾之所以這么說,一方面是過于憤怒喪失了理智,一方面也是一種“恐嚇”。但我黨怎會因為一句恐嚇而畏首畏尾?毛主席簡短5個字,就讓丘吉爾徹底“啞了火”。
就當時的海軍實力來看,英國擁有各類艦船4800多艘,解放軍的海軍才剛剛建立,根本沒有中型艦艇,二者的實力天差地別。但由毛主席帶領的我軍用事實證明,無論面對怎樣的強敵,英勇的人民解放軍都敢于應戰。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此事,被打服了的英國于1950年1月6日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第1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由此可見,要想得到尊重,勇氣與實力缺一不可,而我黨帶領的人民軍隊,恰恰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謹以此文紀念偉大的毛主席,他的精神和思想指引著每一個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