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国内永久免费crm系统,18禁黄网站男男禁片免费观看,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

機床網
疫情下的工廠:再難也要守住“泡泡”
2022-05-13 10:34:42

  為了推進企業復工復產,上海效仿北京冬奧會的閉環模式,要求員工居住在封閉的工廠中,這種模式也被稱為“泡泡模式”。4月19日,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張宏韜在發布會上介紹,3月中下旬以來,上海有1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直保持封閉生產狀態。

  中國統計年鑒顯示,2020年,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為8804個,用工人數183.7萬人,工業總產值超過3.52萬億。截至目前,上海已推出兩批復工復產重點企業“白名單”,其中首批數量666家,第二批1188家,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汽車、電力、芯片、醫藥和必要防疫物資生產等領域。

  上海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本輪疫情已經對上海市工業經濟運行造成很大影響,3月產值同比下降7.5%,一季度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4.8%,增速放緩。保衛經濟,進一步復工復產迫在眉睫。

  但進入“白名單”只是企業復工復產第一步。面對傳播力極強的奧密克戎,復工復產也要求企業具備要求極高的封閉生產條件和疫情防控條件。“堅決確保我們所有封閉在廠區內生產的人不出現陽性病例。”4月中旬,一家率先復工復產的龍頭汽車企業,在其復產壓力測試情況交流會上反復強調。“我們要給大家示范,如何在做好防疫的情況下保證生產的穩定恢復,而不是為了生產而放松防疫。”

  原料、人員、產品,復工復產意味著生產要素持續不斷地流通。而阻斷病毒傳播,卻要求人與貨物保持靜止。在動與靜之間,復工企業如何尋求平衡?對企業來說,保衛“泡泡”就是保衛生產。為保衛這層罩在工廠上方的“泡泡”,企業必須持續投入人力、物力,堅持完成繁復精細的防疫流程與動作。

提前預判,有所準備

  早在3月中旬,上海的一些企業就在城市封控前,主動、提前進入閉環生產。

  疫情以來,新冠檢測試劑業務成了復星診斷優先級最高的板塊,在公司內部獲得最高級別的關注。3月15日以來,新冠檢測試劑業務在上海生產基地的比重已經超過80%。市場上供不應求,而作為保供企業,產能和產量必須達到來自外部的預期。

  企業為此做足了準備。復星診斷試劑制造部負責人趙紅回憶,3月上旬,隨著出現確診病例的小區被精準封閉,缺勤的情況時有發生。3月10日,制造部就做了員工動員,盤點了關鍵崗位人員,確保40多名員工駐廠以保生產。此后,隨著浦東區的全面封控,他們陸續有186名員工駐廠辦公和生產。

  3月31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從4月1日起,浦西也將開啟為期4天的全面封控和核酸篩查。作為復星診斷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總監,陳雨虹并不緊張,她經歷過2020年的風浪。這次,她帶著行政團隊,早就為那186名同事準備了充足的行軍床和睡袋。她還鼓勵員工,“4天很快,一眨眼就過去了。”

  陸林所在的外資藥企則搶先安排一批負責包裝的員工進廠,通過包裝已經生產出的藥品,來維持各個產品線的安全庫存。

  身在江蘇太倉的高軍會更加從容。2020年以來,皇冠新材料太倉工廠的防疫和生產一直由他統籌,他經驗豐富,為超過800名員工的閉環管理準備了極為詳盡的預案。14頁的文檔囊括了疫情防控的制度,以及從衛生、食材、用餐到住宿、門禁、外來人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細則。

  皇冠新材料是美的、格力、海爾、得力等諸多知名家電、文具、汽車等領域的供應商,也為蘋果、華為、小米和OPPO、vivo等手機廠商供應工業膠帶、保護膜、光學膜等材料,相應產品在亞太地區的市場份額超過40%。正常情況下,一卷長1萬米、重0.7噸的原紙,一個車間一天需要用掉30卷,每天都有貨車進廠補充原料。

  4月8日,太倉實施全域靜態管理前夕,察覺情勢緊張,高軍會開始組織員工“瘋狂囤貨”。平時,貨車晚上6點就能卸完物料,那兩天一直卸到凌晨一兩點。這一天,高軍會趁午飯時間,匆匆召集員工開了保障會,檢查防疫物資儲備,要求飯堂立刻準備半個月的食材,還要求保潔和保安全部駐廠。

  一切本該是有條不紊的,但他們很快意識到,今年形勢完全不同。

  先是4月5日,上海該來的解封沒能到來,7日沒解封,8日還沒解封,到4月10日,陳雨虹基本可以確定:短期內,解封是不可能了。

  一共有426人,陳雨虹記得很清楚。其中的絕大部分,剛從緊張的生產線上下來。供應商原本早該送來晚餐的,這是2022年4月中旬一個普普通通的晚上,超負荷運轉的工人們期待吃上一頓晚餐。但直到晚上8點,司機仍沒有出現,饑腸轆轆的員工坐在餐廳里,“大眼瞪著小眼”。

  作為復星診斷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總監,陳雨虹要為這樣的局面負責,可她沒有辦法——上海封控期間,只有“規模以上”的餐飲供應商才能申領到配送所需的通行證。那幾天,上海正在大規模地建設方艙,公司選擇的供應商同時要為幾十萬進艙人員提供餐飲保障。

  “我們不可能跟方艙爭搶。”陳雨虹說。她只能一遍遍地給司機打電話催問:“你到哪里了?你到哪里了?”陳雨虹急得“要死”,仍要極力克制。“那么多餓著肚子的年輕員工望著你等飯吃的時候,你崩潰了,情況會很難控制。如果我穩不住,團隊一慌,整個秩序就會亂掉。”陳雨虹說。

1652409063293938.jpg

閉環生產期間,蔬菜和水果是比米面油更難保證供應的物資。圖/受訪者提供

  難倒趙紅的,是一名被封控在酒店的設備工程師。此前,他負責的設備已經調試到八九成,按照計劃,他要在閉環期間駐廠完成調試。他所在的酒店離工廠只有500米,酒店提前封閉時,他正在收拾行李。

  “因為他太重要了,沒有他,效率就會受影響。我們和行政天天跟他通話,看他什么時候能出來。”為了這名工程師,公司持續找相關部門協調,但由于酒店所在的樓棟有一例陽性,最終只能由工程師遠程指導員工調試。“那時候真的有點絕望。”工程師的微信名是“夜空中的星”, 趙紅說,“您真是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我們天天盼星星、盼月亮地盼著您。”

  陸林要忍受的是另一種焦灼。他在上海一家藥企管理一個生產車間,車間生產的幾種藥物中,最為重要的,是一種抗腫瘤口服藥。3月17日那天,隨著新冠確診病例的持續增多,車間正式停產。在那之后,陸續有三位朋友向他打聽那種救命藥,他們告訴陸林,從4月中旬起,這種藥物就已經很難從上海和外地的醫院開到了。

  藥品斷供是重大風險,保障救命藥的供應對陸林所在的企業來說,是優先級最高的責任。正常情況下,公司會基于市場需求額外儲備一兩個月的貨量作為安全庫存。但停產一個月后,庫存已遠遠突破安全庫存的下限,面臨庫存清零的危險。

  陸林列出幾家醫院和藥房,讓朋友們試試看,但最終的反饋都是“去別處問問”。他也無可奈何,公司原本打算在3月底送24名員工回到園區,但三周后,他們才成功進廠,車間也才得以重啟。

穿著羽絨服進廠,一個月沒理發

  在太倉,盡管儲備了成堆的米面油,全域靜默期的保障難度,還是遠超江蘇皇冠新材料科技公司的黨支部書記高軍會的預期。

  先是農貿市場和菜農被封,買不到蔬菜水果。幸好高軍會因為黨建活動幫菜農賣過菜,他找到村支書,打好招呼,又找到有通行證的承包商,請他們直接到菜地去拉菜。菜農把菜低價賣給他,十幾塊一斤的西紅柿,三五元就賣給他。又大又新鮮的草莓,兩斤只要十五元。他粗略估算,閉環生產期間,光蔬菜就買了六千斤,草莓就買了六百籃。封控時間遠比他預判的十五天要長。物資緊張的時候,他每天都要想辦法補充米面油。

1652409101676826.jpg

閉環生產前,食堂已經儲備了半個月的糧油,這使得員工在閉環期間也有很好的飲食保障。圖/受訪者提供

  毛巾、牙刷、盆、沐浴露、洗發水等等,在上海,復星診斷的行政部門為員工準備了充足的日常生活必需用品。但基地在設計之初,原本沒有將居住功能考慮在內。雖然衛生間里安裝了熱水寶,員工可以將就擦洗,但近兩百名員工,十幾天沒有沖過一次熱水澡。陳雨虹開始動用各種資源,尋找移動淋浴間的供應商。但那時方艙正處在大批建設階段,沒有供應商能立即勻出貨。最后還是通過朋友找到兩臺不符合方艙要求而被淘汰的老式淋浴房。4月15日,淋浴房投入使用,員工終于有可能洗上一次澡。

  4月13日,復星診斷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與早已穩定的核酸試劑盒生產線不同,抗原檢測試劑盒生產線需要更密集的勞動力投入,人員缺口巨大,設備維護人員、技術人員、普通工人都極為緊缺,趙紅開始頻繁向人力資源部門要人。

  首批重點企業陸續復工,在市經信委、藥監局的協調下,復星診斷240名待復工人員也很快取得了復工碼。然而“撈人”進度緩慢,最常見的原因是:不同的小區政策不一致,有的小區沒有條件安排核酸檢測,員工的復工手續不齊備,因而出不了小區。

  陳雨虹的行政部門有10名員工,其中有5名都是司機。作為保供單位,5名司機都取得了通行證,也因此成了閉環生產期間,基地唯一的對外渠道。通行證要求嚴格的人車對應,5名司機里,只有一名司機對應一輛9人座的客車,其余4名司機只能開各自的貨車。

  240名員工里,除去外部的勞務派遣工人和住在基地附近的員工,有100多名員工都是那名客車司機跑遍全上海,一個個接回來的。封控期間,持通行證車輛不能載客,因此司機每趟只能以副駕位接一個人,復工的員工上車要穿好防護服,進廠的員工個個拎著大行李箱,司機每每提心吊膽,生怕路上被交警攔下,罰沒來之不易的通行證。有時,由于人員手續不齊備,或者小區流程問題,司機要在小區外等兩個多小時。

  車輛還要保障有困難的員工和家屬。有的員工年輕,沒有做飯和囤糧的習慣,還有的員工和老人住在一起,員工駐廠后,老人不會團購,司機也要為他們運送生活物資。還有的駐廠員工要長期服藥,卻沒有帶夠,也需要司機到小區去取藥。員工穿著羽絨服進廠,溫度一天天升高,很多人不得不拜托司機幫自己取些夏天的衣物。

  司機太疲憊了,陳雨虹非常擔心,只能小心地提醒人力資源部的同事:“要考慮一下我們司機,別讓他疲勞駕駛。車是鋼筋,用油的;我們司機是血肉之軀,用氣的。”

  人接回來,吃住都需要基本保障。按照生產規范,復星診斷的生產基地不能開火做飯,連面也不能煮,餐飲完全依賴供應商。因為物資匱乏,加上供應商優先保供方艙,8點半就要開工的員工,要等到上午9點才能吃到早飯。

  后駐廠的員工只能打地鋪。那時早已買不到睡袋,陳雨虹就只能向復星集團的成員企業借,這里借兩個,那里借三個。現在,陳雨虹手里攥著一沓欠條,睡袋發下去,還要跟員工說好:“保留好原包裝,我們要還的。”后來,她想方設法,花“大價錢”買到100組高低床,解決了200人的住宿問題。說起這件事,陳雨虹還會感嘆:“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床!”

  時間一長,不論是上海還是太倉,閉環生產的公司都遇到同樣的難題:天氣熱了起來,員工已經一個月沒理發了。只能在工廠里“撈”。高軍會撈出一名理過十幾年發的工人,而陳雨虹找到三位,他們想辦法買到理發工具,每天抽幾個小時,在不耽誤生產的情況下,“一天能理七八十個”。

  要保生產,必須把病毒堵在廠外

  非常時期,新冠抗原診斷試劑的需求太大了,生產線開足馬力,工人從早上八點半開始工作,晚上十點才能下班。而管理層則要在工人下班后,處理大量的溝通和會議,忙到更晚。

  在絕大多數復工企業都減產的情況下,為了保供,復星診斷的新冠業務必須持續擴產,引入新的自動線。盡管如此,基地的生產還是跟不上政府采購的需求。“這類訂單要的量非常大、非常急,一單就是幾百萬份,很可能是今天通知,明天就要。”這種情況下,趙紅會與市場和營銷部門溝通,想方設法調配資源,或者爭取延緩或分批交付。

  要實現對藥監部門的承諾,生產一刻也不敢放松。為了提高人效,趙紅和其他管理人員想盡辦法。封控狀態下,買相應的工具或設備很難,他們就自研自制工具和小設備,為了更快點數檢測卡,工人們摸索出測量高度以確定數量的方法。

  饒是如此,趙紅仍舊夾在不斷催促別人和被人催促之間。電話隨時會響,催問她產品什么時候到貨。醫療器械不是普通的商品,下了生產線,仍有漫長繁瑣的規范流程要走。但終端考慮不了那么多,只會盯著生產部門,這種時候,趙紅就只能拼命想辦法縮短走完規范流程的時間:資料一送出,就讓質量部趕緊派人守在那兒,確定好審資料的時間,就趕緊讓終端找人提前等著來接單子。

  江蘇皇冠處在另一種緊迫中。盡管在華南還有兩個生產基地,閉環生產中減產40%的太倉基地,還是承受著極大的訂單積壓壓力。

  “現在疫情是區域性的,我們的終端客戶,像華為、蘋果和其他位于華南地區的電子廠不停,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按時交貨。緊急的訂單我得處理,只能由我們來生產的產品,我也得處理。”材料行業競爭激烈,如果皇冠不能按時交付,訂單隨時會被轉移至對手手中。

  生產部門爭分奪秒,意味著基地防疫容不得一點差錯。在太倉,入廠車輛正面側面、里面外面都要消殺,貨物也要消殺,所有動作都要拍照記錄上傳。

  前車之鑒太多了。“我們旁邊的企業,堅持了30天,因為一個來送貨的外地司機陽了,他們企業就停產了,二十幾天的堅持就白費了。”陳雨虹感到惋惜。

  工廠大門是必須守好的第一關,這是管理者的共識。“外來的車和人,是我們最大的風險來源。”復星診斷體系管理EHS高級經理張斌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基地共有四名保安,白班兩個,晚班兩個。陳雨虹不放心,和負責管理保安的同事穿上防護服,每人兩小時,輪換著站在門口監督保安。

  進門的流程變得前所未有的繁瑣:車在門口停住,司機下車,說明來意,與對接人聯系,請對接人到門口確認車牌號和人員信息。確認完畢,司機掃場所碼,出示48小時核酸報告,測量體溫,掃健康碼,做抗原檢測。15分鐘后,抗原檢測沒有問題,才能在本子上登記來由、人員信息、核酸采樣時間。  

  走完這一套流程,保安要給車門兩邊貼上自制的小封條,保證司機不下車。隨后,用酒精噴壺對車門、車把手等人員接觸點做重點消殺。車輛入園后,必須駛至臨時卸貨區,貨物消毒靜置三天后,才能轉移到倉庫。

  外來者入園,則要遵循嚴格的隔離程序。人要消毒,在隔離房單獨住宿,使用單獨的衛生間,餐食會被送到門口。經過兩次核酸檢驗后,確認陰性,才能正式進入自己的工作崗位。

  核酸每天都做。為此,高軍會每天早上6點就得起床。算上他,一共5名行政人員,每天要給600多個駐廠員工做核酸。以前還有醫生上門給他們采樣,現在就只能由他們自己登記、采樣。要完成核酸采樣,他們都得持證上崗,嚴格遵守防護服的穿脫要求和采樣箱的貼碼流程。累的時候,高軍會只能調侃自己:“我成了全能的,什么都得會。”

  做核酸,人員聚集不可避免,每到這時,陳雨虹和張斌就非常緊張,盡全力保證員工排隊時遵守一米安全距離。為了縮短人員聚集時長,他們甚至請IT部門開發出了提高登記效率的條形碼,使過去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完成的采樣縮短到一個小時。

1652409209166209.jpg

算上高軍會在內,江蘇皇冠新材料一共有三名行政人員,他們每天持證上崗,為500多名員工做核酸檢測。圖/受訪者提供

  由于物流中斷,復星診斷的產品都由行政部門的司機用小貨車運出。幾十萬人份的訂單,一次裝十幾萬份,分三次送完。幾千份的小訂單,就用小車往外運。外面的貨車不是絕對叫不到,但價格高昂。

  原材料和設備配件也進不來,生產部門又急等著用。“因為我們還有長沙和泰州兩個生產基地,實在沒有辦法,就內部協調,讓貨物先發到其他的基地,我們基地間再去用車轉運。”趙紅說。采購部門采買的原料,原來都是由物流送到公司,現在就只能由自己的司機去高速路口駁貨,或者到各個自提點自提。

  “現在有一些企業復工復產,有些東西可以由他們給我們包郵或包送,但是目前這樣的企業比例不大。”陳雨虹說。

守好一個“泡泡”要付出多大努力?

  5月5日,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張宏韜在疫情防控發布會上介紹,全市1800多家重點企業,實際復工率超過70%,其中首批660多家重點企業復工率超過90%。

  “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物流運輸、人員返崗、產業鏈配套等方面。比如人員返崗,有些關鍵崗位員工可能處于封控區,樓里有陽性病例,目前還不具備返崗條件,企業要補充配置其他人員解決。還有的主機企業可以復工,但零部件配套企業還不具備條件,物流倉儲這些條件也需要逐步配套適應,這些問題都需要做大量協調工作,有的要尋找可替換的方案。”張宏韜表示,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上海市區各級部門會根據企業在復工復產中發現的問題,作出一些制度性安排。

  但復工仍然面臨“可能再度停工”的不確定性。

  對于陸林來說,五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是個關口。4月中旬復產后,車間生產主使用停產前的庫存主料。陸林所在的公司,通常只提前準備兩個月的主料量。他們算過,這批原料最多堅持到5月初。可上海口岸的開放時間未定,海關也早已沒有合適的庫位,供應鏈部門只能嘗試協調原料從北京或廣州等口岸進來。要生產那種抗腫瘤藥物,主料用量超過80%,如果主料不能如期送到,車間很有可能再度停工。

  張斌最頭疼的,是如何處置基地的廢棄物。正常情況下,基地每個月處理兩次一般廢棄物,兩個月處理一次危險廢棄物。得知要閉環生產,3月底,張斌還緊急聯系了下游的固廢處置單位,清掉了全部庫存。

  但由于基地擴產,抗原產品線產生大量廢棄包裝箱,一般廢棄物的數量比過去更多。而固廢處置單位未被允許復工,基地的一般固廢早就超出了過去的承載空間。堆放廢棄物的倉庫接近一百平方米,要符合環保要求,必須按區域分類碼放,如今紙箱早已占掉了其他貨位。張斌只能在基地內另找露天區域,做好防水滲漏,盡量合規地安放。

  “評審會上,生態環境局的領導其實也意識到了廢棄物外送問題,但目前也只能讓我們想辦法來增加自己的倉儲條件。”張斌說。他盡可能地為下游固廢倉儲企業提供證明,其中包括復星診斷的復工復產批復材料,以求幫助供應鏈企業盡快復工。

  閉環生產不到一周,高軍會就意識到,物流一斷,產品根本就運不出去。他只能向政府申請貨運,得到批復后,終于把供給vivo的一批貨送了出去。4月下旬,又有很多貨要送往蘇州,高軍會又得找政府協商,請求允許貨車進來,司機不能進廠,高軍會只能找偏僻的酒店安置他們。特殊時期,每一件在過去的生產里非常簡單的事,現在都得一事一議。

  最近,磋磨高軍會的問題變成了如何增加駐廠員工數量。訂單積壓嚴重,還有核心的人員沒能進廠,他想讓他們進來,又怕外來人員突然冒出一個陽性病例。工廠宿舍的承載也到了極限,新增人員進廠要隔離三天,現在隔離房也不夠了。

  晚上9點半,他接到了來自鎮長的電話。“疫情影響的不是一個點,是一個面。”高軍會感慨。從4月9日向政府提交申請書算起,他的電腦里已存了數不清的提交給政府的文檔。有時他去政府送材料,看到他們吃住都在辦公室,居民做核酸,他們也得去現場盯著。“我雖然辛苦,但每天都保證自己至少要睡6小時。他們經常忙到一兩點,有時一晚上只能睡一兩個小時,太疲憊了。”高軍會說。

1652409239106613.jpg

復星診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購買高低床安置駐廠員工。圖/受訪者提供

  閉環生產一個月,一向穩得住的高軍會,在5月7日這天第一次“失控”了。這一天,太倉市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指揮部發布了新增封控區和管控區的通告,這意味著,恢復正常的生產秩序又一次被延期了。看完通告,這位蘇州市勞模發了一條帶著兩個大哭臉的朋友圈:“整晚上做夢都是防疫,夢醒了,果不其然,又有情況了!”

  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陳雨虹已經駐廠18天。“我也開始焦慮了,比以前更容易發脾氣。對員工,我能感同身受。”陳雨虹說。

  所有接受采訪的管理者都坦言,眼下最難的,是保障員工的心理健康。

  陸林的車間,員工都被安置在樓棟的觀光走廊。為了防止生活區污染對環境要求極高的生產區,員工的日常起居要遵守新的規范,他們不能出樓,三餐被送到樓門口。

  “我們現在更關注員工的心理感受,比如有煙癮的員工怎么辦?長時間的封控下,怎么舒緩壓力,如何做到有效的心理疏導。入園員工家庭出現變故,如何應對?”很多困難只能克服,為了應對突發狀況,公司商定了員工的退出機制,確保屆時能通過流程,把員工安全地送出去,盡可能地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

  “在家里的時候,可能方便面都供不上。現在我們好歹能保證一日有三餐,晚上有加餐,雖然也就是一些面包和八寶粥,但至少能保證員工在加班時是吃飽的狀態。這一點是我們能夠做到的,也是我們力爭能夠做得更好的。”陳雨虹說。她帶著行政部門的同事修剪了基地的草坪,清掃了上面的落葉,以便工人們在超負荷運轉一天后,能有個地方散散步,坐一坐。

  對大多數員工和客戶來說,雖然還面臨很多難題,但復工復產本身就是一個積極信號。漢高大中華區總裁榮杰(Dr. Rajat Agarwal)近期對媒體表示,情況正不斷好轉,隨著更多的物流供應商復工、公路物流運輸情況改善,原材料到庫和成品出貨的運輸將變得更加高效。“復工復產釋放了非常積極的信號,不僅給企業,也給客戶和員工提振了信心。”

轉載請標注來源158機床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汇区| 健康| 南召县| 胶南市| 舟山市| 定州市| 安徽省| 石渠县| 汉阴县| 井冈山市| 翁源县| 山丹县| 抚顺县| 宁津县| 五河县| 双鸭山市| 宜兰县| 西吉县| 攀枝花市| 瑞金市| 通山县| 漯河市| 天气| 亚东县| 泸州市| 揭西县| 平定县| 阿拉善右旗| 团风县| 永新县| 土默特左旗| 新巴尔虎左旗| 鄄城县| 西宁市| 楚雄市| 天水市| 会宁县| 湖南省| 永福县| 兖州市| 高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