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里能承接中國制造?我們全世界調研了一圈
我們在全世界轉了一圈做調研,適合做大規模生產制造的國家真的有限。
這需要一個綜合系統的強大支撐與契合,包括基礎設施完備、供應鏈實力強、專業人才儲備充裕、文化價值觀匹配、安定安全的大環境等。轉移過去3000個生產項目可以,轉3000萬個就是不行。真沒這能力。
我們有經理人在泰國做過工廠,感受是每天雞同鴨講,你要白菜他給你蘿卜,還告訴你這個也挺不錯。關鍵項目肯定不敢交給他們。
在美國也做過兩個生產項目,合作方是代工廠跨國巨頭,從物料到制成全沒有理順過,天天救火不說還成本奇高,最后只能撤掉了。
有個經理人從美國制造的項目逃出來,總結了一句“It’s nothing but trouble” (“除了麻煩,啥也不是”)。
有錢都想賺,但制造業真不好干,打螺絲、貼標簽看起來簡單,但專業門檻還是挺高的。
文:吳威
網友評論:
我們自己都經過了多少年的布局才有了這種效果,外國豈能一下子就模仿得來的。
一般的小國連基本的電力供應都保障不了
既然別的國家做不了,我們的企業為什么不賣貴點,增加利潤,提高工人福利待遇?
家里但凡過得去,誰愿意去進廠打工加班,現在的年輕人都愿意跑滴滴,跑快遞也不愿意進廠打工
對不起,中國制造應該要漲價了!
人家不會幾個國家聯合起來,各自做自己擅長的環節
全世界既吃苦耐勞,又安分守己,又聰敏智慧的人,除了中國人,找不到其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