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路透社報道,隨著能源危機在歐洲大陸持續,歐洲汽車產量在第四季度可能下降多達 40%。我的朋友@風云學會陳經評論:
1. 如果在中國,汽車產量要下去40%,那肯定算出大事了,就會去想各種辦法。但是歐洲人似乎就無所謂一樣,沒見到有什么應對。本來四季度能造400萬到450萬個車,預計減產到275萬個車,能源供應影響太大。
2. 這是因為,歐洲人發展框架早就定下來了。平時算太平無事,一般面對的是小事和小波動,政府會搞些增稅減稅之類的辦法應對,就這么混下來了,企業自己組織經營。有很多等于是搗亂的組織在瞎搞,綠黨、環保女孩等等,但是事不大,捧著哄著就好了,還有脫歐的也胡亂投票。都借著部分民意上臺,鬼扯的民意也是選票,明知不對也沒辦法,但是好在沒什么大事。
3. 但是全球疫情、俄烏沖突這類大事來了,就懵了,體制無法應對了。政府可以印鈔發債發錢減稅,就這些動作了,多了也干不了。企業經營有困難,那是自己的事,市場經濟自己去解決。政府理論上可以幫助企業,但是需要很多操作的大事就干不了,大家等于“自由”地生生死死,人死掉,企業跑掉,毫無辦法。就算精英政客企業家知道不對,也只有無奈接受,自求多福。
4. 只有等到天大的大事,發生戰爭了,才可能進入戰時體制來應對。但是又沒到那個程度,就看著自由落體一樣演化。什么人都有,這么亂了,綠黨還是勢力大擴張,瞎折騰無法制止。不知道這次會折騰成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