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報告里那些樸實無華卻蘊含著豐富含義的文字讓我很是感慨。
1 報告對比
可能執政黨的報告對于普通人略顯枯燥,但是在我的眼里,這份報告卻是一副恢弘壯麗的畫卷。放眼全世界,能做出如此詳實、負責報告的也就是中國共產黨。
在西方國家,系統的闡述一個國家的執政理念通常是領導人就職儀式上發表的演講。但是,怎么說呢?不管哪個國家的執政理念解讀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相比,差距真的不是一般般大。
我們以拜登總統的就職演講為例。
美國歷史上頗有一些很是擅長演講的總統,他們的一些演講也成為后世的經典。這一次拜登總統的演講稿在美國歷屆就職演講中大致屬于平均水準。
在演講中,拜登談到的美國面臨的挑戰,包括美國族群的分裂問題、新冠病毒沖擊的問題、種族主義、氣候危機等等,雖然看到了問題,但是拜登提不出任何可行的解決方案,只能是籠統用一個“民主”的概念來搪塞——反正美式“民主”能包治百病嘛。
這樣的演講內容即使換成美國歷史上最擅長演講的總統來講又能如何?即使演講者口吐蓮花,講得太聲情并茂也無法掩飾內容的蒼白無力。
對比一下本次大會報告內容,文字樸實無華,將過去我們做了什么,取得哪些成績與經驗;未來我們要實現什么目標,怎么去實現的理念、方法、路徑都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請記住,能這樣宏大而清晰地闡述一個國家執政理念的,中共是全球獨一份。而全世界其它國家領導人卻沒辦法效仿——既無法制定遠景、中期目標,更沒辦法給出實現目標的理念與路徑。
是其它國家領導人水平太差嗎?
不是。
這就是中國政治體制特有的優勢。
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而其它國家則是不同政黨輪流坐莊,換一個政黨或者領導人上臺,任期就這么幾年,是無法制定遠景與中期目標的,即使制定也很容易被后繼者推翻。典型的例子就是川普上臺之后幾乎全盤否定了奧巴馬的政治遺產。
所以,我就經常這樣打比喻,西方那套制度就是拳擊賽,觀賞性很強,但是推動社會進步的能力非常有限。而中國的政治制度就是接力賽,一輪輪領導人接替,基本執政理念高度統一,十年二十年日積月累就能創造成驚人的奇跡。
2 十年的每一分鐘
最近華春瑩在推特上展示了多張圖片,中國的每一分鐘都會發生什么?
1、每一分鐘:“復興號”動車可以行駛5833米;
2、每一分鐘:中國新增12.7公頃的森林或草地面積;
3、每一分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被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訪問超過7000萬次;
4、每一分鐘:中國新生產出10輛新能源車;
5、每一分鐘:中國新增移動支付28.77萬筆,成交總量10億人民幣;
6、每一分鐘:中國新增3.2萬份共享單車訂單;
7、每一分鐘:20.6萬份包裹在中國收發;
8、每一分鐘:3125萬條信息通過微信發送;
9、每一分鐘:中國的外賣平臺完成價值26.6萬美元的外賣訂單;
10、每一分鐘:中國農村地區新建或改建481米長的高速公路和道路。
現在的中國如同一輛飛速的列車,每時每刻都在產生新的變化,每時每刻都將同行者甩開一段長長的距離,站在全球十年的跨度來看,這個國家現在內生性的活力是無以倫比的。
是什么造就了這樣偉大的奇跡?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們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才讓我們執政理念數十年能貫穿如一,在持續接力的環境下一點一點進步,才能從量變到質變。
3 自信的源泉
寫到這里可能有人會有疑問——我們當前面臨的是百年未見的大變局,世界局勢瞬息萬變,如何保證我們前期制定的方針政策能夠適應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
這里就需要建立一個創新、試錯、糾偏的機制。
從歷史來看,中共是最善于試錯與糾偏的團隊,而且沒有之一。從爭取中心城市的勝利到農村包圍城市;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中共在不斷試錯、糾偏的過程中硬是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闖出一條嶄新的道路。這種不斷試錯與糾偏的傳統一直保持在當下。
每年中共的政治報告都有新理念出現,同時也有舊提法被刪除,被刪除的就是糾偏,新理念就是創新,在不斷的創新、試錯與糾偏過程中,我們才能在人類社會實踐的無人區探索出最適合中華民族的道路來,才能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復興。
“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黨能夠自我革命,說明這個政黨能夠自動跳出舒適區去奮斗,既勇往直前,又敢于試錯糾偏。
這就是我們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源泉。
按:在報告的最后,這些給青年的寄語振奮人心,“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我覺得,現在的青年人最應該就是學習我黨自我革命的精神,只要能主動跳出舒適區去奮斗,未來就沒有什么實現不了的目標。
當然,在復興道路上我們也要面臨嚴峻的考驗。
“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這種考驗主要來自于外部環境,來自于美國。
從長遠來看,我對中美博弈的前景還是很有信心的。
別看美國現在強橫霸道,動輒就揮舞著制裁大棒搞霸凌主義,但是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想象——現在的美國特別焦慮。
10月12日,美國發布了新版的國家安全戰略,在美國的安全戰略報告中滿篇都是中國。該報告有一個重要觀點——“未來十年是美國與中國競爭的決定性的十年”。
這個觀點讓我非常驚訝——美國現在竟然焦慮如此嗎?居然旗幟鮮明提出要在未來十年中與中國分出勝負。換而言之,如果未來十年美國不能壓制住中國崛起的勢頭,下一個十年美國就準備認輸嗎?
堂堂一個全球頭號強國,戰略自信在哪里?戰略定力又在哪里?
中美博弈,看起來好像中國比較被動,美方一輪一輪出牌打壓我們——把大批中國企業拉為黑名單、對芯片出口進行管制、禁止美方人員在中國芯片企業工作等等,而中方呢,卻并沒有針鋒相對出臺反制措施,那么,這是中方軟弱嗎?
不是!
這是更為高明的策略。
為什么?
全世界200多個國家,除了中國之外,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搞全產業鏈,所有的國家都只能依靠自身的比較優勢做部分優勢產業鏈,也就是說,除中國之外的所有國家都高度依賴全球化分工。
如果全球化分工體系被打亂,全球所有國家都是受害者。
而美方所有的制裁手段從本質來講都是逆全球化,是對全球化分工體系的重大破壞,屬于不折不扣倒行逆施的行為,但因為美國軍力強橫,大家也只能強怒不敢言。
而中方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一種高風亮節的姿態——你反全球化,我就高舉全球化大旗。即使你無端對中國企業打壓,中方也沒有對在華美資企業進行對等報復,做到這個份上,誰還會懷疑中國改革開放、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的決心?
這幾年外資流入中國速度保持兩位數增長,就是對中方這種態度的用腳投票。
當然,不對美方挑釁直接進行針鋒相對的反制并不代表我們就放棄斗爭。
“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要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對老美斗爭不是在它選定的戰場上硬拼——你搞華為,我就搞蘋果;你整中芯國際,我就整高通美光。
在對手優勢領域去硬拼是不明智的。
我們不能過于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能腦袋一熱就化四平街為馬德里,正確的策略是“扔掉汽車、脫去皮鞋,到農村去搞好基層政權”(四平戰役之后東北局對干部的指示)。
我們要跳出老美畫的圈圈,開辟新的戰場——你搞印太聯盟,我就搞一帶一路,你搞科技與經濟脫鉤,我就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結成人類命運共同體。
4 流水不爭先
圍棋有一種力戰型棋手,其主要特點就是局部戰斗算路清晰,力量很大。如果遇到力量不夠的棋手,這種力戰型棋手很容易快速擊潰對方。
但是這種力戰型棋手遇到真正的頂尖高手卻很難發力,往往力戰型棋手憋足了勁準備戰斗,對手卻輕飄飄閃過——甚至你要吃子就棄子給你吃。
看上去每一個局部力戰型棋手好像都占了便宜,但是不知道為什么,下著下著力戰型棋手形勢就不行了。
這種圍棋頂尖高手秉承的就是中國哲學至高智慧——
流水不爭先!爭也是爭的滔滔不絕,爭的是可持續發展!
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
如果我們把中美看做是兩個對弈的棋手,美國是不是很像一個力戰型棋手?好勇斗狠,力量很大,遇到力量不夠的國家,美國這一套還是很兇悍的。
比如90年代的日本,美國通過《美日結構性貿易障礙協議》和《廣場協議》,讓日本上升勢頭戛然而止,從此一蹶不振,相當于直接被美國吃掉一條大龍,中盤認輸。
現在美國又用這套打法來對付中國,從2018年——2022年,美方在多個“局部”處處挑起戰斗,希望將中國拖入貼身“肉搏戰”中,而中國更像秉承流水不爭先的頂尖棋手,根本就不與美國在局部糾纏,落子處處走在“大場”上。
什么是大國博弈的“大場”?
是經濟發展,是內部治理,是解決民生訴求。
簡而言之一句話,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大國博弈從來都沒有靠著單方面制裁獲勝的,只有練好內功才能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過去十年我們做了多少事情?內部有全民小康、扶貧攻堅、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一個新時代,重大科技成果遍地開花;外部我們一帶一路倡議碩果累累,并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全面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贏得廣泛國際贊譽,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美國又在做什么呢?
奧巴馬任期上還是做了一點事情的,比如醫保改革、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策劃構建環太平洋與環大西洋經濟體系。
但是川普一上臺就將奧巴馬的政治遺產全面推翻,讓奧巴馬工作成績基本歸零,然后川普又做了什么呢?
減稅、退群、建墻、對華挑起貿易戰、科技戰。
簡單的總結,過去十年美國兩任總統內部治理成就基本為零,外部卻又肆意破壞全球化,攪亂現有國際經濟秩序,一度搞得天怒人怨。
兩廂對比,形勢向哪一方傾斜不言而喻。
5 大國格局
現在的美國好像不提中國都快不會做事了(各種報告滿篇都是中國),現在的美國已經極度焦慮,眼看著中國慢慢趕上來,空有強大的力量卻無處發力,以至于公開聲稱“未來十年是美國與中國競爭的決定性的十年”——美國人給自己也只留下了十年時間。
而中國則恰恰相反,我們主要精力還是聚精會神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時至今日,“明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緊緊圍繞這個社會主要矛盾推進各項工作,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
旁邊的美國張牙舞爪氣勢洶洶,而我們竟然視而不見!
我們當前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的工作重心依然是圍繞著這個主要矛盾而展開。
這才是真正的大場!
流水不爭先!爭也是爭的滔滔不絕,爭的是可持續發展!
只要我們處處落子在這個大場,未來相當可期——
“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至于美國,不過是前進路上的短期絆腳石而已——“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
這就是大國格局。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