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国内永久免费crm系统,18禁黄网站男男禁片免费观看,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

機床網
機床行業研究報告:數控、國產化率提高,機床行業持續向好
2023-02-18 09:39:19

(報告出品方/作者:國泰君安證券,徐喬威、曾大鵬)

1. 機床:現代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1.1. 機床是制造機器的機器,在制造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機床是制造機器的機器。機床是機械加工中的重要工具,一般通過切削、 鉆孔、磨削、剪切等方式處理或加工金屬或其他剛性材料。根據處理材 料的不同,機床包括金屬加工機床、木工機床、特種機床等。目前與工 業生產制造關系更密切的主要是金屬加工機床。

金屬加工機床包括金屬切削機床和金屬成形機床。

金屬成形機床包括折 彎機、剪板機、沖床、鍛壓機床、激光加工機等。金屬成形機床通過其 配套的模具對金屬施加強大作用力使其發生物理變形從而得到想要的 幾何形狀。金屬切削機床是使用最廣泛、數量最多的機床類別。金屬切 削機床按照加工性質和所用刀具可以分為車床、銑床、刨床、磨床等。 隨著數字控制系統在機床上的廣泛應用,數控機床是目前機床高端化的 主要發展方向。

數控機床能夠根據數控系統,使機床按照系統要求自動 加工零件。 加工中心是具備多種加工性質的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具有自動交換加工 刀具的能力,通過在刀庫上安裝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裝夾中通過 自動換刀裝置改變主軸上的加工刀具,實現多種加工功能。由于加工中 心一次裝夾可完成多種工序,因此加工中心相比一般數控機床具有誤差 小、效率高等優點。加工中心根據結構不同可以分為立式加工中心、臥 式加工中心和龍門加工中心等。

機床下游應用廣泛。機床產業鏈可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個環節。上 游環節包括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是數控系統、傳動系統以及機床主體 零部件等。中游包括各類機床,以金屬切削機床和金屬成形機床為主。 下游則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機械、模具制造、3C 電子、 電力設備、船舶、軍工等行業。我們認為中國下游行業中,新能源車、 軍工、精密模具、半導體、風電、光伏等行業景氣度較好,會為中國機 床產業帶來新的需求。

1.2. 機床應用廣泛,金屬切削機床是主要應用機型

機床下游應用廣泛。機床產業鏈可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個環節。上 游環節包括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是數控系統、傳動系統以及機床主體 零部件等。中游包括各類機床,以金屬切削機床和金屬成形機床為主。 下游則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機械、模具制造、3C 電子、 電力設備、船舶、軍工等行業。我們認為中國下游行業中,新能源車、 軍工、精密模具、半導體、風電、光伏等行業景氣度較好,會為中國機 床產業帶來新的需求。

全球機床行業經歷了連續下滑,在 2021 年快速復蘇。根據 VDW 數據, 2021 年全球金屬加工機床產值達到了 709 億歐元,同比增長 20%。但 在此前全球機床行業經歷了連續下滑。尤其受 2020 年疫情影響,全球 金屬加工機床產值同比下滑接近 20%。

金屬切削機床是使用最廣泛、數量最多的機床類別。根據 VDW 數據, 2021年全球金屬加工機床產值達到了709億歐元,同比增長20%,其中, 全球金屬切削機床產值為 501 億歐元,同比增長 23%。金屬成形機床產 值為 207 億歐元,同比增長 12%。過去幾年來,金屬切削機床與金屬成 形機床的產值比例基本維持在 7:3 的水平。

1.3. 中國機床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但整體競爭格局仍然較 為分散

中國機床產業競爭格局分散。過去幾年中國機床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但整體競爭格局仍然較為分散。據 MIR 測算,中國機床行業在 2020 年 CR10 仍不足 30%,2021 年 CR10 不足 40%,單一企業市場占有率不足 6%。過去以沈陽機床為代表的國有企業是機床行業的主導者。隨著機床 技術和市場的不斷革新,以創世紀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后來居上。民營企 業逐漸成為中國機床行業的領導者。

五軸廠商競爭梯隊明顯,各有擅長方向。五軸加工中心的參與者主要分 三個競爭梯隊。第一梯隊為歐美系廠商,產品性能強精度高,穩定性強, 其中以 GROB 和 DMG MORI 為代表。第二梯隊為內資廠商,BJJD 和 KEDE 作為代表,在系統軟件研發和整機技術上漸漸成熟。第三梯隊為 中國臺灣廠商,如 QUICKJET、WELE、KEN 等,五軸非其主要業務, 出貨量小。從主流廠商分析,各廠商擅長方向不同。北京精雕銷量大幅 領先,單價較低,主銷小型五軸精雕機(100-200 萬左右)。

GROB (電話13522079385)出貨產品單價高(國產 300 萬以上,進口 500 萬以上)數量大,總金額排名 第一。DMG MORI(電話15910974236) 五軸機在國內航天軍工領域知名度較高。 五軸市場國產量大價廉,未來市場仍有巨大空間。中國五軸市場國產銷 量大,進口產品銷售額高。中國五軸加工中心出貨以立式為主,立式五 軸廠商集中度低于臥式廠商。產品結構方面,中國五軸出貨以轉臺結構 為主,其次是雙擺頭和一擺一轉。轉臺和雙擺頭多為立式,而一擺一轉 則基本為臥式為主。下游行業以航天軍工為主流,汽車行業規模巨大, 模具行業應用則逐步增加。數控系統方面,外資企業如西門子、發那科、 海德漢和三菱是龍頭。

1.4. 五軸加工中心技術門檻最高,是國產機床主要突破的方向

加工中心按聯動軸數分類,可分為三軸加工中心、四軸加工中心和五軸 加工中心。5 軸聯動是機床實現任意角度加工所需要的最少軸數,也是 實現空間任意曲面加工的必備技術。在 5 軸加工中心上,刀具在 X、Y 和 Z 軸上線性移動,并可繞 X 和 Z 軸旋轉,以從任何方向接近工件。五軸 加工中心可以用來加工任意復雜曲面零件,包括葉輪、葉片、發電機轉 子、渦輪轉子等復雜曲面零件。

五軸加工中心具備高精度、高效率等優點,具備不可替代性。

五軸加工 中心性能優越、穩定性強,單價較貴,是機床中技術難度最高的類別之 一。五軸機床加工精度較高,一般在 0.05mm 以上,部分先進機型加工 精度可到納米級,從而滿足高加工精度要求的工藝流程。對于高端制造 產業,對于加工難度、精度要求很高,因此五軸加工中心具備不可替代 性。

主要優點包括:在一次設置中加工復雜形狀以提高生產率;減少夾 具準備工作,節省時間;提高產量,縮短交付時間;工件不會跨多個機 床移動,因此能獲得更高的零件精度; 能夠使用更短的切削刀具以獲 得更高的切削速度和更少的刀具振動;實現卓越的表面光潔度和更好的 零件質量。 五軸加工中心下游主要為汽車、航天軍工、模具三大部分。汽車和航天 軍工是五軸機床應用的最大下游,各占 30%和 25%。汽車上主要應用部 件是增壓葉輪,缸體缸蓋,變速箱等大殼體,其加工精度要求高,高端 機床需求量大。

航天軍工產業的葉輪葉片對五軸的依賴度較大。其次則 是精密模具中的復雜模具需要用到五軸機床,占 17%。通用機械應用占 比 10%以及其他下游應用占比 18%。

汽車行業:主要應用于汽車產線上,其次用于加工帶斜孔或復雜曲面的 汽車零部件(渦輪增壓器葉輪、汽車卡鉗、輪向節、ABS 閥體)。汽車 行業主要考慮加工效率,因此高效率五軸如 SW(3+2)和 CHIRON(雙主 軸)五軸均以高效而在汽車行業知名度高。工廠環境一般較差,偏好抗 干擾更強的設備。

 航天軍工:用于加工葉片、葉輪和機座,其他還有飛機翼板、翼肋、型 框等大型結構零部件,追求精度和質量。 精密模具:五軸適用于各行業的復雜精密模具加工,如汽車車身模具、 輪胎模具等。模具零件一般形狀比較復雜,對表面的加工質量和加工精 度要求高。


2021 年中國五軸市場空間約 80 億元人民幣,2025 年有望達到 124.4 億 元人民幣。根據 QYResearch 數據,2021 年全球五軸數控機床市場規模 約為 74.8 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占全球比重約為 16.7%,對應市場空間 12.4 億美元,折合人民幣 80.3 億元。

2. 行業前景:中國機床行業發展空間廣闊,三大因 素驅動中長期增長

2.1. 長期驅動因素一:數控化率提升

數控機床大勢所趨,市場需求與產業政策加速推進滲透。隨著我國制造 業的發展和進步,市場上的產品規格不斷豐富,市場對于高精度、高效 率切削的需求日趨旺盛。《中國制造 2025》提出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 強國轉變,最終實現制造業強國的目標,而機床是工業之母,是實施制 造強國戰略的有力抓手,因而將高檔數控機床列為大力推動突破發展的 重點領域之一,國家和有關部門陸續制定了一系列產業政策以支持數控 機床的發展。

近年來中國機床出口總量持續提升,進口數量有所下降,顯示中國機床 行業發展較快,在國際上具備一定競爭力。盡管中國機床產值位居世界 第一,但是對比中國進出口機床單價發現,中國出口機床單價低,更多 是依靠低價格優勢搶占市場份額。中國進口機床單價較高,說明中國高 端機床仍然依賴進口。

盡管過去幾年來,中國出口機床的單價不斷提升, 但平均單價仍然僅為進口機床的 1/300。在數控機床方面,中國出口單 價有所提升,但與海外高端機床價格差距仍然較為明顯。根據海關總署 數據,2021 年中國數控機床進口數量為 13,694 臺,進口金額為 26.77 億美元,進口均價為 19.55 萬美元/臺。2021 年中國數控機床出口數量 為 58,231 臺,出口金額為 11.17 億美元,出口均價為 1.92 萬美元/臺。 中國機床出口集中在中低端市場,高端數控機床進口依賴較大,技術水 平差異較大。


中國機床數控化率仍然較低,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根據 MIR 統計數據, 中國 2001-2020 年機床產量數控化率從 6.85%提升到 43.19%,提升明顯。 但發達國家機床數控化率一般為 80%以上,說明中國機床數控化率仍然 較低,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根據《中國制造 2025》規劃,我國關鍵工 序數控化率在十四五期間將達到 50%。另外,中國中高端機床國產化率 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2018 年統計顯示,高中低端機床國產化率分別為 10%、65%、80%,以五軸機床為主的高端機床國產化率較低。

機床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較低。機床的核心零部件包括數控系統、驅動 系統、傳動系統、刀庫以及結構等。數控系統:我國中低檔數控系統基 本國產化,國內數控系統專業供應商包括華中數控、廣州數控等。高檔 數控系統,尤其是五軸聯動數控系統仍被外資壟斷,主機廠如科德數控、 北京精雕自產五軸聯動數控系統配套使用。驅動系統:分為液壓驅動(液 壓泵閥、油缸)和電驅動(例如伺服驅動器和步進電機),全球龍頭企 業包括日本發那科、安川,德國西門子,博世力士樂等。結構:鈑焊件 和鑄件影響機床穩定性,出于環保考慮,海外機床龍頭普遍全球采購鈑 焊件,結構部件的國產化率較高。傳動:作為機床部件運動的載體,直 接影響加工精度。國內主機廠主軸自制比例愈發提升,然而在高端絲桿、 導軌、軸承等缺乏具備國際競爭力企業。刀庫:國產刀具替代作用高于 機床本體,主要源于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且消耗巨大。


數控機床滲透率將逐年提升。盡管近幾年來中國生產金屬切削機床數量 有所下降,但新增金屬切削機床數控化率從 2013 年的 28.83%提升到 2020 年的 42.9%,相對于國際上制造業強國機床數控化率 60%以上水平, 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的數控化程度的提升空間很大。隨著數控機床滲透率 提升,國產廠商除了在整體設備方面取得發展,還可在零部件方面如刀 具、數控系統等方面獲得較大的市場空間。

2.2. 長期驅動因素二:國產化率提升

在中國大力發展制造業的背景下,高端機床對中國制造業升級至關重要。 盡管機床行業的經濟規模并不大,但機床在整個工業體系中所處的地位 極為重要。2018 年以來,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階段,經濟由過去粗放式 高增長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造業轉型升級加速。機床作為制造 業的重要基礎設備,對于中國制造業升級轉型至關重要。高端機床在國 家戰略產業如航空航天、高鐵裝備、國防軍工等領域起到關鍵性作用。 

此外,隨著中國制造業成本的不斷上升,自動化生產的迫切性不斷提升, 這也進一步增加了中國市場對機床的整體需求。 中國高端機床受制于人,國產替代是自主可控的必由之路。2018 年, 我國高端機床國產化率僅為 6%,嚴重依賴進口。從進口金額來看,2021 年我國機床進口主要來自德國和日本,占比分別為 26%和 25%。國產機 床與世界先進水平機床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精度、穩定性、效率三個方面。 中國航空航天、軍工國防等關鍵領域的高端裝備非常依賴進口的高端機 床。因此出于“自主可控”的角度,高端機床國產替代是中國制造業發展 的必由之路。

《瓦森納協定》限制中國獲取高端機床的水平。《瓦森納協定》包括美 國、日本、法國、德國等多個制造業強國,對高端技術、高端裝備的出 口進行嚴格限制。中國進口高端機床受到一定阻礙。在《瓦森納協定》 的安排下,成員國對出口各類機床如車床、銑床、磨床的精度均做了嚴 格的限制。高端機床的技術壁壘嚴重制約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和高端制造 業的發展。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豐富的產業應用場景將為國產高端機床創 造發展空間。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風電、高鐵、航空航天等產業布局深 遠,發展迅速。這些豐富的高端產業應用場景一方面對中國制造業提出 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也促進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2015 年至今,我國 高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增速顯著高于整體,且高技術制造業企業固定資 產投資增速明顯高于制造業整體,我國在制造業產業升級的道路上扎實 推進。參考德國、日本經驗,其強大的汽車產業與機床產業互相成就互相發展。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當前各個重要產業均處于高質量 發展的重要時期,為國產高端機床的發展與應用創造了巨大的空間。 得益于強大的工業能力,中國是機床生產和消費的第一大市場。

根據德 國機床工業協會(VDW)的數據,中國是機床生產和消費的第一大國。 2021 年中國機床總產值為 218 億歐元,接近德國、日本、美國三個國家 機床產值的總和,同比 2020 年增長 29%。2021 年中國機床總產值占全 球機床總產值的 31%。同時,中國也是機床消費的第一大市場,2021 年 中國機床總消費額為 236 億歐元,同比 2020 年增長 27%。2021 年中國 機床消費量占全球機床總消費量的 34%。


中國機床行業經歷三年低谷期,2021 年增長率首次轉正。中國機床行業 經歷 2018 年的周期性下滑、2019 年的斷崖式下跌、2020 年的疫情影響, 在 2021 年增長率為近三年來首次轉正。2021 年中國機床行業同比增長 26%,其中受金屬切削機床增長拉動幅度最大。根據 MIR 的預測,中國 2022 年金屬切削機床的占比有望提升至 67%。從在手訂單情況看,中國 金屬成形機床表現更為突出,預計 2022 年中國金屬成形機床增長略高 于金屬切削機床。

2021 年 6 月至今,出口需求大于進口需求,貿易差額逐漸拉大。截至 2022 年 7 月,中國機床進口金額全年累計 283.39 億元,累計同比-8.2%; 機床出口金額全年累計 53.39 億美元,累計同比 12.9%。自 21 年下半年,出口金額反超進口金額,22Q1 節后貿易順差短暫下行,Q2 重新恢復高 位。從增速角度看,目前國內機床出口需求大于進口需求。

2.3. 中期驅動因素:機床行業景氣度提升

制造業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行業。機床行業下游對應包括汽車、新能源、 軍工、通信、電子等在內的幾乎所有制造業,其景氣伴隨制造業資本開 支情況波動。中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周期波動較為顯著。 從中期維度看,2023-2026 年有望迎來機床行業更新需求爆發。上一輪 銷售高峰是在 2011-2014 年,根據機床使用壽命 10 年左右,更新需求本 應會在 2021-2024 年爆發,但實際上 2021 年銷量弱于 2011 年,可能是 因為:

(1)部分機床使用壽命超過 10 年;

(2)受疫情影響宏觀經濟景 氣度較差,制造業企業延遲更新機床。更新需求有望延后爆發,預計在 2023-2026 年將迎來機床的大量更新需求。

國內通用設備完整周期約 3.5—4 年,行業下行周期拐點已至。通過梳理較長期跨度的訂單及產量數據,我們發現國內通用設備景氣周期較為顯 著,一個完整周期約為 3.5-4 年,時間偏離在 6 個月內。2022 年 6 月起, 機床行業增速觸底反彈或表明下行周期拐點已至。


行業弱復蘇表現之一:

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速超預期。社融信貸情況看, 2022 年 9-2023 年 1 月份企業信貸同比復蘇。企業中長期貸款:2021 年 2 月受基數影響,同比增速達到頂峰后,單月同比增速呈現逐漸下行的 趨勢。 2021 年下半年至 2022 年 5 月, 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多呈現負增 長;23年1月單月企業中長期貸款3.5萬億元/同比+66.7%/環比+189.0%, 相比 22 年 12 月單月 1.2 萬億元/+256.9%,持續上行,企業借貸端表現 超市場預期。企業債券融資:2022 年企業債券融資規模一直處于歷史中 值水平,2022 年 7-8 月增速達到近五年來同期的最低點,10 月轉正為+3%。

行業弱復蘇表現之二:

制造業利潤端短期承壓。制造業利潤端進入底部。 2022 年 1-11 月制造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13.4%/環比 1-10 月持平。工業 企業利潤增速逼近下行拐點,有望之間回升。21Q1 由于基數原因,工 業企業利潤單月同比增速較高,21Q2 至今增速明顯下滑,22 年開始呈 負增長,2022 年 6 月增速回正至 0.8%,處于逐漸回升階段;1-11 月工 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3.6%/-0.6pct,11 月工業企業利潤 7411.4 億元/ 同比-8.5%。

行業弱復蘇表現之三:

制造業 PMI 觸底。“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制造 PMI 觸底到達拐點。22Q2 以來 PMI 始終處于低位,22M11 制造業 PMI 指數為 48.0%/-1.2pct.,到達底部拐點。按細分看,22M11 新訂單 PMI 46.4%/-1.7pct;新出口 訂單 PMI 46.7%/-0.9pct;產成品庫 存 PMI 48.1/+0.1pct;在手訂單 PMI 43.4%/-0.5pct.。按企業規模劃分,大型企業 PMI 49.1%/-1.0pct;中型企業 PMI 48.1%/-0.8pct;小型企業 PMI 45.6%/-2.6pct,基本均到達底部拐點。

行業弱復蘇表現之四:

中觀角度看,通用自動化細分行業降幅持續收窄。 中觀行業角度看,各細分行業賽道增速也在下行期。選擇制造業主要工 業通用品的產量及訂單情況來進行跟蹤,主要包括機床、工業機器人、 叉車等。國內工業機器人:2022 年 10 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0.3%,增 速連續三個月轉正;國內機床:2022 年 11 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同比 -13.2%,1-10 月同比-12.5%,降幅逐漸縮窄;日本對華出口機床:日本 對華機床出口額 2022 年 8 月同比+27.3%,同比轉正;國內叉車:2022 年 10 月銷量同比-3.1%,1-10 月銷量同比-4.43%,降幅均有縮窄。



3. 行業重點公司:國產機床向高端化邁進,國產替 代步步為營

3.1. 紐威數控:公司產品線豐富,持續拓展新能源市場

蘇州紐威數控裝備有限公司(電話15910974236)是一家產品種類豐富的中國數控機床龍頭。 紐威數控成立于 2007 年,自設立以來專注于中高檔數控機床的研發、 生產及銷售。公司現有大型加工中心、立式數控機床、臥式數控機床等 200 多種型號產品,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工程機械、模具、閥門、 自動化裝備、電子設備、航空、通用設備等行業,并銷往全國和美國、 德國、英國、意大利、俄羅斯、巴西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是我國能提供豐富的數控機床型號產品的少數供應商之一。經長期 技術積累,公司已推出多種機床產品,覆蓋從應用于簡單機械零件加工 的普通數控機床,到適應復雜精密曲面加工的大型五軸聯動數控機床, 可加工尺寸大小從 1 厘米到 20 米,重量從 10 克到 200 噸的各類金 屬工件。因此,公司能為各類客戶提供滿足其需求的產品,并能為有多 種機床采購需求的客戶提供一站式產品供應。

紐威數控近兩年營收波動較大,但凈利潤顯著爆發。紐威數控 2021 年 營收為 17.1 億元,同比增長 47.0%;歸母凈利潤為 1.69 億元,同比增長 62.5%。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減慢,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13.5 億 元,同比僅增長 5.5%;歸母凈利潤為 1.90 億元,同比增長 65.1%。公司 2022 年營收增速顯著回落,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但公司凈利潤仍保持快 速增長,表明公司較好的盈利能力。

紐威數控凈利率持續提升,毛利率保持穩定。公司近五年毛利率較為穩 定,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顯著提升至 28%,為近年來的最高水平。公 司近五年來凈利率維持穩步提升,在 2022Q3 達到 14%的歷史高位。公 司大型加工中心和臥式數控機床的毛利率較高,2021 年兩者的毛利率均 超過了 25%。2021 年,公司大型加工中心、立式數控機床、臥式數控機 床貢獻主要收入,收入占比分別為 46%、29%和 23%。


公司管理效率逐漸提升,近年來費用率逐年下降。紐威數控的銷售費用 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近年來維持下降趨勢。公司銷售費用率明 顯下降,從 2017 年的 11%,下降到 2021 年不足 8%。公司財務費用率 控制優異,始終維持在低位,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公司注重研發投入,研發實力強大。公司研發費用逐年增加,研發費用 率維持在 4%左右。公司憑借較強的技術實力參與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研發項目的 7 個項目,并在一個項目中 擔任牽頭單位。

公司在機床精度與保持領域、機床高速運動領域、機床 故障分析解決領域、操作便捷領域、復雜零件加工領域和功能部件自主 研發領域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術,推出的高性能高速臥式加工中心、車 銑復合數控機床、五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五軸聯動龍門加工中心等數 控機床產品在部分指標性能方面達到了較先進水平,部分產品與國外競 爭對手相比已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逐步獲得國內客戶的認可及采購。

公司實現核心零部件供應自主可供,提高公司產品競爭力。因技術門檻 較高,我國機床采用的高端功能部件基本依賴進口。隨著行業發展,機 械加工精度、效率要求越來越高,我國機床行業對高端功能部件依賴問 題愈發嚴重。此外,外部采購的功能部件主要為標準產品,與機床整機 可能存在匹配度較差從而影響機床性能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公司 經自主研發,已開發出了大扭矩電主軸、高精度數控轉臺等部分機床核 心功能部件。實現了該等核心功能部件供應自主可控、提高了功能部件 與整機的匹配度,并有效降低了產品成本,從而提高了公司產品的市場 競爭力。

3.2. 海天精工:致力于中高端機床發展,業績維持高速增長

寧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電話18210062835)是一家專業制造數控機床的上市企業公司。 公司自成立以來致力于高端數控機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 括數控龍門加工中心、數控臥式加工中心、數控臥式車床、數控立式加 工中心、數控落地鏜銑加工中心、數控立式車床。

公司產品以金屬切削 機床為主,并深耕于數控機床領域。公司產品具備較好的性價比,并為 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海天精工近兩年營收快速增長,凈利潤顯著爆發。海天精工 2021 年營 收為 27.3 億元,同比增長 67.3%;歸母凈利潤為 3.71 億元,同比增長 168.8%。2022 年前三季度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2022 年前三季度 營收為 23.7 億元,同比增長 40.1%;歸母凈利潤為 3.90 億元,同比增長 48.3%。公司凈利潤增速快于營收增速,表明公司成功控制較好,盈利 能力較強。

海天精工近兩年凈利率、ROE 提升明顯。公司在維持毛利率較為穩定 的情況下,近兩年凈利率、ROE 穩步提升。其中,凈利率在 2022Q3 達 到 16%的歷史高位,也帶動了 ROE 的整體提升。公司數控臥式加工中 心和數控龍門加工中心產品的毛利率較高,2021 年兩者的毛利率均超過 了 30%。2021 年,公司數控龍門加工中心、數控立式加工中心、數控臥 式加工中心貢獻主要收入,收入占比分別為 52%、27%和 16%。


公司管理效率逐漸提升,近年來費用率逐年下降。海天精工的銷售費用 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近年來維持下降趨勢。受 2020、2021 年 疫情影響,公司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明顯下滑,財務費用率控制優 異,始終維持在低位。

公司注重研發投入,研發實力強大。海天精工研發費用率近五年始終維 持在 4%以上,2021 年研發投入超過 1 億元,研發支出持續增加。公司 積極的研發投入有助于公司獲得較好的市場競爭力。公司在數控機床研 發領域已經有二十年的經驗積累。截至 2022 年 6 月,公司擁有授權專 利 225 項,并與國內科研院校合作開發了多項技術,已經成為國內領先 的數控機床研發、生產企業。


公司產能充足,產銷率高。公司在寧波、大連、廣州均設有生產基地, 產能充足,能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2021 年公司共生產機床 4,882 臺, 產量同比增加 103.7%;2021 年公司共銷售機床 4,357 臺,銷量同比增加 97.0%。公司產銷的持續增長除了受益于機床的上行周期,也得益于公 司龍門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等優勢產品的模塊化平臺+行業選項的 高效模式提升了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公司產品實力強勁,力求實現國產替代。公司定位于高端數控機床,采 用定制化涉及、規模化生產、全方位服務逐步實現進口替代并占有優勢 的行業地位。公司產品定位于高端數控機床,具備較高的技術含量和附 加值。公司在面對韓國、日本等成熟機床廠家的競爭時依然具備較強的 市場競爭力。公司的產品在高端化應用方面取得了較好的進展。根據公 司信息,公司下游客戶中航空航天行業占比在 20%左右。未來公司有望 在航空航天及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取得突破,支持公司營收的持續增長。

3.3. 科德數控:五軸機床龍頭,助力高端制造國產化

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電話15910974236)是一家五軸機床領先企業。科德數控是大連光洋 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中國本土專業化高檔數控系統和關 鍵功能部件的完整產業制造商。憑借高度專業自主化程度,目前科德已 經成長為國內頗具規模的五軸裝備產銷基地。公司是國內少數掌握數控 系統以及核心零部件技術的五軸機床企業。 科德數控營收維持快速增長,但凈利潤波動較大。科德數控 2021 年營 收為2.5億元,同比增長28.3%;歸母凈利潤為0.73億元,同比增長108.6%。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繼續保持增長,但凈利潤同比下滑,2022 年 前三季度營收為 2.1 億元,同比增長 28.5%;歸母凈利潤為 0.33 億元, 同比減少 28.5%,主要是受到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剔除掉政府補助和 公允價值變動的影響,公司扣非凈利潤仍然保持快速增長。

科德數控近毛利率較為穩定,凈利率略有下滑。公司的產品具備較強市 場競爭力,毛利率過去五年維持在 40%以上,公司凈利率也顯著高于同 行。受 2022 年疫情影響,公司在 2022Q3 凈利率有所下滑,但也維持在 16%的較高水平。公司高檔數控系統毛利最高,2021 年該產品毛利率接 近 50%。公司高端數控機床和關鍵功能部件也保持較高毛利率,2021 年 兩者毛利率均超過 40%。2021 年,公司高檔數控機床貢獻主要收入,收 入占比為 92%。


公司費用率保持穩定。科德數控的管理費用率在 2018 年一度高達 53%, 但隨后公司有效控制費用率。近三年來公司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 財務費用率近三年來維持穩定。

公司研發費用有所下降。科德數控研發費用率近幾年有所下滑,2021 年 研發費用率僅為 1%。但公司的技術積累仍然深厚,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已擁有專利 219 項,包括發明專利 96 項(其中國際發明 專利 6 項,國內發明專利 90 項)、實用新型專利 117 項、外觀設計專 利 6 項。擁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60 項,商標 55 項,作品著作權 2 項。 申請中專利 219 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 69 項,國內發明專利 130 項, 實用新型專利 20 項。

公司產品競爭力強,應用于高端裝備領域。公司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產 品與傳統數控機床產品相比具有支持空間復雜特征加工能力的優勢,更 易于實現多工序復合加工,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和精度。在應用領域方 面,產品主要服務于當前高速發展的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復雜、精 密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在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制造方面,屬于關鍵加 工裝備。此外,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在發電設備核心零件、硬質合金刀具、 精密模具、汽車零部件制造等民用產業亦有諸多成功案例。

公司自研自 產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產品屬于高檔數控機床裝備的核心關鍵部件, 直接決定了高檔數控機床產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和盈利能力。憑借 技術領先的競爭優勢和日益凸顯的品牌效應,公司 2021 年新增訂單復 購率高,整機復購率達到 40%以上。

3.4. 創世紀:聚焦數控機床主業,通用機床業務快速發展

廣東創世紀智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電話18210062835)是以高端智能裝備業務為核心主業 的上市企業公司。公司前身為廣東勁勝智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立 足于中高端數控機床產業,旗下機床核心品牌有臺群精機(Taikan)和 宇德(YuKEN)。

公司數控機床產品種類齊全,包括鉆攻機、立式加工 中心、臥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數控車床、雕銑機、精雕機等。 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 3C 供應鏈、5G 產業鏈、汽車零部件、模具、醫療 器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 

創世紀近 2021 年營收大幅增長。創世紀 2021 年營收為 52.6 億元,同比 增長 51.4%;歸母凈利潤為 5.0 億元,同比增長 171.9%。2022 年前三季 度增速有所回落,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38.8 億元,同比減少 5.8%; 歸母凈利潤為 4.4 億元,同比增長 7.7%。公司 2020 年的大幅虧損是由 于整合精密結構件業務、處置相關資產及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導致。


創世紀近兩年盈利能力明顯改善。公司在 2020 年剝離消費電子精密結 構件業務,聚焦以數控機床為主的高端智能裝備業務,盈利能力大幅改 善。公司在近兩年毛利率、凈利率、ROE 穩步提升。其中,凈利率在 2022Q3 達到 13%的歷史高位,也帶動了 ROE 的整體提升。公司在聚焦 機床主業后,數控機床貢獻公司絕大部分營收,收入占比為 97%。近三 年來公司數控機床毛利率維持在 30%的水平。

公司在聚焦機床業務后,管理效率有所提升。創世紀歷史期間費用率較 高,在剝離精密機構件業務后,公司 2021 年費用率明顯改善,其中管 理費用率下降明顯,由 2020 年的 10%降至 7%。

公司研發投入較大,研發費用持續提升。創世紀研發費用近三年持續提 升,2021 年研發投入超過 2 億元,研發費用率超過 4%。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共擁有與主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專利 600 件,其中發明 專利 39 件,實用新型專利 452 件、外觀設計專利 109 件;累計獲得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68 件。

公司已逐步發展成國內機床行業第一梯隊的上市企業。在 3C 領域,公 司市場占有率領跑行業,核心產品鉆攻機已實現進口替代,全球累計交 付超過 80,000 臺;在通用領域,下游分布行業廣泛,競爭較為充分, 國內規模企業較少,進口品牌仍占據高端市場主導地位。2021 年度, 公司立式加工中心出貨量超過 10,000 臺,龍門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 心、數控車床等產品的銷售也實現了多點開花,廣泛覆蓋下游各行業, 公司產品在通用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快速提升。

 公司創立高端機床品牌“赫勒”,切入高端應用領域。公司致力于打造中 國自主的國際化高端機床品牌,技術對標國際一線機床品牌主要面向于 3C 零部件、VR 眼鏡、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的高精密、復雜零件和模具加工。隨著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迎來“加速度”,下游高端產 業、新興產業對高端機床的需求加速涌現,為公司孕育和發展高端機床 業務創造了機會。

3.5. 國盛智科:以數控機床為基礎,推動智能制造一體化

南通國盛智科(電話15910974236)是一家中高檔數控機床以及智能自動化生產線提供商。國 盛智科成立于 1999 年,多年來專注于機械裝備制造,并成功拓展至機 床領域。公司目前是國內先進的金屬切削類中高檔數控機床以及智能自 動化生產線提供商,主要根據下游精密模具、工程機械、汽車、工業閥 門、石油化工、新能源等終端領域客戶的應用需求提供智能制造一體化 解決方案。 

公司經長期技術積累,已推出多種機床產品。近年來,發行人已自主開 發出五軸聯動數控加工中心、五面體龍門加工中心、臥式鏜銑加工中心、 高速高精數控加工中心、大型復雜龍門加工中心以及精密臥式加工中心 等高檔數控機床,并成功實現商業化應用和規模化生產。

公司致力于中 高檔數控機床開發,現已發展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成功開發出五軸聯動 數控機床等高檔數控機床并實現量產的新興智能裝備制造商之一,在五 軸聯動加工中心、臥式鏜銑加工中心、高速龍門加工中心等產品領域逐 漸形成量產能力,具備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國盛智科近兩年營收維持增長,凈利潤顯著增加。國盛智科 2021 年營 收為11.4億元,同比增長54.5%;歸母凈利潤為2.0億元,同比增長66.7%。 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減慢,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8.8 億元,同比 僅增長 4.2%;歸母凈利潤為 1.5 億元,同比下滑 1.3%。公司 2022 年營 收及凈利潤增速顯著回落,主要是受疫情影響。

國盛智科凈利率持續提升,毛利率略有下滑。公司近年毛利率略有下滑, 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顯著下滑至 27%。公司近五年來凈利率維持穩步 提升,在 2022Q3 達到 17%。公司高端裝備部件的毛利率較高,2021 年 毛利率為 37%左右。2021 年,公司數控機床、高端裝備部件、智能自動 化生產線貢獻主要收入,收入占比分別為 74%、15%和 10%。

公司管理費用率逐年下降。國盛智科的管理費用率近年來維持下降趨勢。 公司銷售費用率在 2021 年明顯下降,從 2020 年的 6%,下降到 2021 年 4%。公司整體管理效率較高,各項費用率均維持在較低水平。

公司注重研發投入,研發費用率持續增加。公司研發費用逐年增加,研 發費用率在 2021 年上升至 5%左右。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累計 擁有知識產權 309 項,其中發明專利 34 項,實用新型專利 178 項,外觀設計專利 80 項,軟件著作權 5 項,商標 10 項,CE 認證 2 項。


公司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供,提高公司產品競爭力。公司擁有的核心技 術主要覆蓋中高檔數控機床以及智能自動化生產線五大關鍵核心技術 領域,即誤差控制、可靠性、高性能裝備部件、復合成套加工、二次開 發與優化。

3.6. 秦川機床:機床行業傳統龍頭,降本增效效果顯著

寶雞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聯系18210062835)是一家中國老牌機床行業龍頭。公司以 主機業務為引領,以高端制造與核心部件為支撐,以智能制造為新的突 破口,立足機床工具行業,成為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系統集成服務商和 關鍵部件供應商。主要業務按產業板塊分為四大塊,分別為主機業務、 高端制造業務、核心零部件業務和智能制造業務。 

公司機床產品類別豐富,應用廣泛。公司機床產品主要包括高檔數控車 床、加工中心/五軸復合加工中心、外圓磨床、齒輪加工機床、螺紋磨床、 精密測量儀器等高端數控裝備及數控復雜刀具。機床產品主要服務于汽 車、新能源、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軌道交通、能源、新興產業 等主要領域。

秦川機床近兩年營收波動較大,但凈利潤顯著爆發。秦川機床 2021 年 營收為 50.52 億元,同比增長 23.4%;歸母凈利潤為 2.81 億元,同比增 長 83.7%。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轉負,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40.0 億元,同比下降 23.9%;歸母凈利潤為 2.06 億元,同比下降 19.8%。公 司 2022 年營收增速轉負,主要是受疫情影響。

秦川機床凈利率顯著回升,毛利率保持穩定。公司近五年毛利率較為穩 定,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為 19%,保持近年較高水準。公司近五年來 凈利率顯著,在 2022Q3 達到 7%,是近五年的高位。公司工具類產品和 儀器儀表類產品毛利率較高,2021 年兩者的毛利率分別為 38%和 27%。 2021 年,公司機床類產品和零部件類產品貢獻主要收入,收入占比分別 為 49%、33%。

公司管理效率逐漸提升,近年來費用率逐年下降。秦川機床的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近年來維持下降趨勢。公司銷售費用率明 顯下降,從 2017 年的 10%,下降到 2021 年 4%。公司財務費用率控制 優異,始終維持在低位,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公司注重研發投入,研發實力強大。秦川機床聚焦高端產品研發,公司 級重點研發項目取得多項階段性成果。數控高速外圓磨床、內齒輪雙面 嚙合儀、六氟化硫密度控制器、混合氣體密度控制器 4 個項目完成樣 機試制;漢江工具獲得 2 項、秦川格蘭德獲得 1 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等。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新機遇,已實現制造裝備及新能源汽 車領域用滾珠絲杠副和智能轉向系統、汽車電子剎車系統精密螺桿副的 國產化推廣,其中磨齒機主力機型產品已實現對比亞迪的銷售。RV 減 速器已突破關鍵零件的瓶頸工序及核心工藝裝備,形成了完善的檢測、 試驗、驗證設施等,減速器整機主要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 平;已批量應用在 5~800kg 負載工業機器人,其中 100kg 以內負載 與外資品牌水平相當,135kg 以上負載機器人完全替代進口。

3.7. 華中數控:自研數控系統,持續突破關鍵領域

武漢華中數控有限公司是國產數控系統龍頭。華中數控成立于 1994 年, 是國產中、高檔數控系統研究和產業化基地,國產數控系統行業首家上 市公司。華中數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裝置形成了高、中、低三個 檔次的系列產品,公司在前期技術積累基礎上,整合國家重大專項 3 個課題的研發任務,瞄準國外高檔數控系統的最高水平,研制了華中 8 型 系列高檔數控系統新產品,已有數千臺套與列入國家重大專項的高檔數 控機床配套應用。 公司是我國實現數控系統國產替代的重要供應商之一。公司與國內主要 機床廠均實現了批量配套,相應數控系統成功應用于數控車床、數控銑 床、加工中心、數控立車、重型數控機床、車銑復合機床、數控磨床等 各種機床,在重大機械裝備、航空、船舶、發電、汽車等領域獲得批量 應用,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廣大數控機床制造企業和最終用戶的 認可。

華中數控近兩年營收逐步較大,22 年受一定疫情影響。華中數控 2021 年營收為 16.3 億元,同比增長 23.6%;歸母凈利潤為 0.31 億元,同比增 長 12.4%。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下降,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9.72 億元,同比下降 6.3%;歸母凈利潤為-0.54 億元,同比下降 83.3%。公 司 2022 年營收、凈利潤回落,主要是受疫情影響。


華中數控毛利率維持穩定,22 年凈利率受疫情影響。公司近五年毛利率 較為穩定,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為 32%,仍保持較高水平。公司近五 年來凈利率保持穩定,在 2022Q3 為-8%,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導致營收下 降,規模效應下降。公司機器人和數控機床毛利率較高,2021 年兩者分 別為 29%和 32%。2021 年,公司機器人和數控機床貢獻主要收入,收入 占比分別為 40%和 51%。

公司管理效率逐漸提升,管理費用率顯著下降。華中數控的銷售費用率、 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近年來維持下降趨勢。公司管理費用率明顯下 降,從 2017 年的 25%,下降到 2021 年不足 8%,顯示公司的管理效率 明顯提升。

公司注重研發投入,研發實力強大。公司研發費用近兩年有所減少,但 研發費用率維持在 10%以上,顯示公司對研發投入的重視。為了保持技 術優勢,公司始終保持較高的技術投入,2019 年至 2021 年,公司研 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平均比重為 20.84%。公司采用“研發一代、生產一 代、運營一代”的戰略,工程中心負責基礎前沿研究、中央研究院負責產 品技術平臺開發、地方研究院負責產品應用開發,建立了良好的開發梯 度和迭代機制,新技術能及時向產品應用轉化。

公司實現核心零部件供應自主可供,提高公司產品競爭力。因技術門檻 較高,我國機床采用的高端功能部件基本依賴進口。隨著行業發展,機 械加工精度、效率要求越來越高,我國機床行業對高端功能部件依賴問 題愈發嚴重。此外,外部采購的功能部件主要為標準產品,與機床整機 可能存在匹配度較差從而影響機床性能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公司 經自主研發,已開發出了大扭矩電主軸、高精度數控轉臺等部分機床核 心功能部件。實現了該等核心功能部件供應自主可控、提高了功能部件 與整機的匹配度,并有效降低了產品成本,從而提高了公司產品的市場 競爭力。

3.8. 拓斯達:工業機器人龍頭,布局數控機床領域

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工業機器人龍頭,通過并購拓展至 數控機床領域。公司通過以工業機器人、注塑機、CNC 為核心的智能裝 備,以及控制、伺服、視覺三大核心技術,打造以核心技術驅動的智能 硬件平臺,為制造企業提供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公司的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系統,注塑機、配 套設備及自動供料系統業務,數控機床,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

公司一直致力于工業制造智能化的創新與應用,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加強對 工業機器人、注塑機、數控機床及其底層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在生產 技術、產品工藝及應用實踐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 拓斯達營收保持快速增長,但凈利潤波動較大。拓斯達 2021 年營收為 32.9 億元,同比增長 19.5%;歸母凈利潤為 0.65 億元,同比減少 87.5%。 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持續增加,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32.9 億元,同 比增長 43.7%;歸母凈利潤為 1.40 億元,同比減少 5.7%。盡管凈利潤波 動較大,但公司營收保持快速增長,顯示公司產品需求旺盛。

拓斯達毛利率有所下滑。公司近五年毛利率有所下滑,2022 年前三季度 毛利率下降至 20%,為近年來的最低水平。公司近五年來凈利率波動較 大,在 2022Q3 僅為 4%。公司注塑機配套設備和工業機器人的毛利率較 高,2021 年兩者的毛利率均接近 30%。2021 年,公司智能能源管理系 統及注塑機配套系統貢獻主要收入,收入占比分別為 46%和 34%。


公司管理效率逐漸提升,銷售費用率總體下降。公司銷售費用率明顯下 降,從 2017 年的 11%,下降到 2021 年不足 8%。

公司研發費用有所增加。公司研發費用逐年增加,研發費用率維持在 4%以上。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擁有已獲得授權專利 659 項,其 中發明專利 63 項,另有處于實審階段的發明專利 202 項;各類軟件 著作權 77 項。

公司在數控機床領域持續取得突破。公司于 2022H1 推出 GMU600 天 車式五軸聯動加工中心,可以用于精密模具、航空航天鈦合金及高溫合 金結構件等高端加工領域;2022H2 推出 DMU300 立式五軸聯動加工中 心,可用于醫療、汽車零部件等高精度加工領域;此外,預計 2023 年 推出的 HMU1500 臥式五軸聯動加工中,可用于大規格葉輪、新能源汽 車副車架等加工領域。

3.9. 浙江海德曼:深耕機床領域,具備競爭優勢

浙江海德曼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聯系15910974236)是一家專業從事數控車床研發、設計、 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于 1993 年。自設立以來一直致 力于現代化“工業母機”機床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現有高端 數控車床、自動化生產線和普及型數控車床三大品類、二十余種產品型 號(均為數字化控制產品)。

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制造、工程機械、 通用設備等行業領域。 公司致力于高端數控車床基礎技術和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形成了完整 的高端數控車床開發平臺和制造平臺。公司的主導產品是高檔數控車床, 目前已經掌握了主軸技術、伺服刀塔技術、伺服尾座技術等數控車床的 核心技術。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生產體系,實現了主軸部件、伺服刀塔部 件、伺服尾座部件自主化生產。

浙海德曼近兩年營收、凈利潤維持穩步增長。浙海德曼 2021 年營收為 5.4 億元,同比增長 31.6%;歸母凈利潤為 0.73 億元,同比增長 37.7%。 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減慢,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4.5 億元,同比 增長 10.8%;歸母凈利潤為 0.54 億元,同比減少 5.7%。

浙海德曼毛利率保持穩定。公司近五年毛利率較為穩定,2022 年前三季 度毛利率為 34%,高于行業 平均水平。公司近五年來凈利率維持穩定, 在 2022Q3 達到 12%的水平。公司高端型數控機床和自動化生產線的毛 利率較高,2021 年兩者的毛利率均達到了 37%。2021 年,公司高端型 數控機床和普及型數控機床貢獻主要收入,收入占比分別為54%和32%。


公司費用率較為穩定。公司銷售費用率略有下降,從 2017 年的 11%,下降到 2021 年的 9%左右。公司管理費用率較為穩定,維持在 7%左右 的水平。

公司注重研發投入,研發費用持續增加。公司研發費用逐年增加,研發 費用率逐年提升至 6%左右。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已擁有專 利 133 項,包括發明專利 9 項、實用新型專利 108 項、外觀設計專利 3 項,擁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13 項。

公司已具備多種競爭優勢。公司與國際品牌競爭對手的競爭,主要集中 在高端數控車床業務方面。國內高端數控車床市場曾經一度被馬扎克、 DMG 森精機、中村留等知名國際機床制造企業所占據。隨著公司在高 端數控車床領域不斷投入研發,已經實現了高端數控車床主軸部件、刀 塔部件、尾座部件的自主化生產,并建立了高端數控車床基礎技術平臺 及基礎制造平臺,產品技術水平基本達到了國際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水平。


轉載請標注來源158機床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岢岚县| 甘洛县| 宁晋县| 蓬溪县| 盘山县| 城步| 鹤壁市| 丰镇市| 邓州市| 双桥区| 札达县| 日喀则市| 江华| 巴东县| 西藏| 新龙县| 凤庆县| 延庆县| 宿松县| 田阳县| 巴里| 临沭县| 云安县| 大埔县| 海丰县| 龙海市| 鄂尔多斯市| 晴隆县| 饶河县| 浮梁县| 苏州市| 民权县| 灌云县| 清水县| 鹤壁市| 辽源市| 屏山县| 柳林县| 桃江县| 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