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15日,據環球網等消息來源,美俄在黑海上空已經重演“手術刀事件”——美國指責俄軍兩架蘇-27戰機攔截美軍MQ-9 “死神”無人機,蘇-27當時在美軍無人機面前做出“放油”舉動,并撞擊了MQ-9螺旋槳,最終“死神”自己被“死神”帶走,墜入了黑海。
(網友制作的模擬圖像)
對于這一次蘇-27攔截MQ-9并導致美無人機被“擊毀”事件,拜登已經聽取了軍方報告,華盛頓已經提出了“強烈抗議”,甚至連俄駐美大使安東諾夫都被“邀請”到美國國務院,隨后他證實與美方“進行建設性對話”,并強調俄羅斯不希望和美國爆發沖突。
雖然如此,但俄國防部的表態十分強硬,甚至還繼續踩上一腳,用“你們用力過猛”來回應美國的“強烈抗議”。俄國防部聲明指出,美軍無人機是自己失控栽入海底,俄軍飛機沒有開火,也沒有與美無人機碰撞,完成任務之后已經安全返程。
(MQ-9無人機從2021年開始就進駐羅馬尼亞,并長期在黑海活動)
事件詳情美國不愿意多談,所以很多細節尚不明晰。不過蘇-27攔截美軍飛機不是一次兩次,以前也出現過蘇-27在黑海近距離攔截美軍飛機,引發美“抗議”的事情。至于放油,這也是“基操”,冷戰時期,美國曾派戰艦到巴倫支海等敏感海域“自由航行”,結果就曾發生蘇-27飛行員駕駛戰機俯沖,將兩噸航空燃油倒在美艦甲板上,給美軍士兵“洗澡”的事情。
(資料圖:美軍F-111戰機空中放油)
從技術上來看,其實也沒有什么難度和危險性,在日常飛行和作戰任務中,飛機進行放油是較為常見的情況。對作戰飛機來說,主要目的是為了減輕飛機的自重,增加戰機的機動性,或是在降落時增加安全性。一般來說,戰機放油的手段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扔掉外掛的副油箱,這是最迅速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式。還有一種就是通過放油口來釋放燃料,通常放油口在戰斗機的尾部,放油的時候如果戰機處于開加力狀態,就會在后方形成一條“火龍”。從美軍的說法來看,俄軍此次在“死神”無人機頭頂放油,顯然并不屬于上述情況,而是單純的干擾飛行目的,雖然非常簡單,但是也十分有效,特別是對于自主飛行能力較差的無人機來說,稍有不慎就是滅頂之災。
此次美軍“死神”無人機折戟黑海,很可能就是被俄軍戰機的“放油”戰術“安排”了。五角大樓指責稱,俄軍蘇-27戰斗機在靠近美軍無人機的過程中,多次從放油口釋放燃料,高速噴射到了無人機的旋翼上,并最終導致其損壞,最終“一槍沒開”就“擊落”了美軍價值數千萬美元的無人機。有意思的是,美軍不但指責俄軍的舉動“不專業”,而且還抱怨此舉“污染環境”,也算是一種黑色幽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