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時間,我軍各種新式陸軍改革的新聞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對于我們陸軍來說,各種合成旅、合成營等新式名詞陸續走進了我們視野中,甚至我軍現在的各種新式陸戰裝備都在圍繞這類作戰編制開始研發,對于我軍而言,似乎這類合成型作戰編制現在日益在成為我軍發展的核心所在。
那么,對于我軍來說,是否未來各種合成旅、合成營就是我軍軍備發展的主要方向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近些年來我們軍備發展的趨勢以及需求開始說起,眾所周知,在冷戰結束后,由于世界地區局勢的劇變,我國遭遇需要以舉國之力相互攻伐的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了。
▲陸戰裝備合成化可以說是我軍現在發展的主力方向,使得我們陸軍作戰全能性大幅度提高,畢竟這種合成化編制在營一級作戰單元就能實現多兵種的作戰協同
畢竟現在這種世界大戰級別的戰爭已經不符合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因此,即便是現在全球偶有戰爭爆發,其戰爭烈度往往都局限在局部地區戰爭的范疇。即小范圍戰爭,而我國同樣面臨潛在的戰爭威脅也是這種形式,尤其是我國當今需要著重注意的東南沿海地區以及西南邊境地區,面臨潛在的戰爭的類型都是如此。
更何況,我國在經歷了上個世紀對越自衛反擊戰后,我國意識到我們更需要加強針對局部小范圍地區作戰的能力,像我們傳統的大軍區式作戰的方式在現代戰爭中其實是難以發揮出我軍的作戰實力的,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盡管最后的戰爭結果是我國以壓倒性優勢教訓了越南,但是在戰術層面,我軍其實還是面臨著很多突出問題。
▲此次俄烏沖突也突出了傳統作戰編制不適應現代戰爭的現實情況,在戰爭初期,由于各個兵種間的配合失誤,俄軍師承蘇聯的傳統大兵團式的陸軍裝甲部隊未能得到其他部隊的充分掩護,從而導致了戰爭初期俄軍的坦克部隊遭受了海量的損失
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我軍各個軍備編制之間協調指揮能力相對較差,畢竟在我國傳統的軍隊編制中,我軍在營一級作戰單位中未設立司令部,在戰時甚至有時候需要臨時組建指揮機構協調各個營級作戰單位的指揮與配合協調,在這種情況下,我軍營級作戰編制在戰時的表現肯定會受到影響。
而現代戰爭對己方軍隊的配合協調能力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畢竟在瞬息萬變的現代戰場上,己方部隊稍有不慎恐怕就會面臨被敵軍快速擊中軟肋的情況,再加上我國周邊嚴峻的地區形勢,給予我軍在戰時的容錯率恐怕不會很高。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我軍于是在這幾年開展了合成化編制的改革。
▲我們陸軍近些年來舉辦的日常訓練都是以合成化作戰編制為核心展開的,對于我軍來說,未來,合成化編制大概率會成為我們陸軍的主要作戰編制,我們的作戰行動也會以合成化編制為基本作戰單元展開
不難看出,這種合成化改革就是為了讓我軍完全適應現代化戰爭的節奏,就比如現在我軍各類合成營編制,其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營一級編制中實現步坦協同、步炮協同等,要知道,在傳統的編制中,這種不同兵種間的協同配合在師一級編制中才能實現,而現在我軍的合成營、合成旅就能實現這種不同兵種間的配合。
所以,對于合成旅以及合成營這類編制來說,這其實就是我軍現在逐漸邁向“全員精銳化”作戰思路的一個體現,尤其是我們的合成營以及合成旅現在具備了原來師一級作戰單位的能力后,其實也將我軍的指揮協調系統更加精簡扁平化了,在根源上就避免了很多軍種間協調問題的出現。
▲合成化編制總體來說就是將我軍原有的大兵團編制進行“精煉型壓縮”,使其規模減小但卻保留甚至增強原有的作戰功能,讓我軍陸軍編制開始向“全員精銳化”的方向轉型,使其適應現代小規模地區沖突的作戰需要
畢竟這種兵種間協調的問題,在合成營以及合成旅編制中就是內部協調的問題,在同一編制下,各個兵種需要經常在一起訓練,彼此能做到相互了解,因此,這種內部配合問題出現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這極大地避免了傳統大兵團間,因為各個兵種內部情況不同,從而產生配合問題進而貽誤戰機的情況出現。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的合成營或者是合成旅,已經具備了原來師一級作戰編制才能完成作戰任務的能力,面對現在瞬息萬變的戰場,我軍的這種合成化編制的作戰全面性可以說是非常的全面,尤其是面對現在全球在地區間爆發的作戰沖突,我們的合成化編制就如同突進的尖刀一般,可以對各類復雜的戰況應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