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之間會不會爆發全面戰爭,取決于中美之間軍備力量會不會失衡。如果中國的海軍,強大到可以全面控制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時候,那么中國完全可以主動出擊,把美國的軍事存在擠出去。
實際上,美國的軍事科技,和軍備戰略,過去的幾十年,蘇聯解體后,因為失去了對手,中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又和美國之間存在代差,美國人太孤獨,便喪失了發展進步的動力,喪失了遠大志向,走進了誤區。
這個誤區是,美國的國防戰略方向,導向了反恐這種治安戰低級軍事發展路線,而和發展大國之間總體戰的另一條正確的道路,擦肩而過。美國在中東忙活了十幾年,中國在家里埋頭搞發展。此消彼長,等美國人回過神來,發現它已經拿中國沒辦法了。
也就是說,美國已經錯失了和中國打總體戰的戰略機遇期,也喪失了這種戰爭能力。那些對付伊拉克阿富汗的空地一體戰,空海一體戰,用來對付中國簡直就是撓癢癢。因為,這些戰爭體系成立的前提是,美國要拿到制空權。對中國近海作戰,美國連制空權都拿不到,拿什么展開對地攻擊?航母編隊上的大黃蜂,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對中國展開攻擊,形同自殺。所以說,航母編隊,也就是嚇唬嚇唬小國家,對中俄這樣的大國,根本就沒什么用.
美國的軍備和國防科技,過去的幾十年,就是老研究家長怎么打孩子這種沒出息的事。等到要跟真正對等的大國之間要比劃的時候,才發現,面對大國的防空體系,自己一時間黔驢技窮,連制空權都拿不到。中美之間的體系對抗,最突出的矛盾在于,美國拿不到制空權,中國卻可以癱瘓它的軍事基地。制空權,是踹門的意思。癱瘓對方軍事基地,則是打斷腿的意思。形象的說,美國踹不了中國的門,但是中國可以打斷它的腿。
美國用來突防的武器,不外乎是B2,F22。但用這兩個隱形戰斗機,來突防中國的岸基防空系統,根本都不成立。B2,飛的那么慢,體積那么大,只要被雷達發現,跑都跑不掉,一枚地空導彈,幾十億美元就報廢了。中國目前已經可以發現B2。所以,美國要是用B2來突防中國,那也太敗家了。再看猛禽F22,這個戰斗機,是為冷戰和蘇聯對抗而生,而不是對中國作戰所設計出來的。所以,首先它的作戰場景都不對。其次,作戰半徑太小,只有700公里。放日韓基地,因為日韓基地,在中國火箭軍的打擊下,很難生存。所以F22只能放關島基地。如果它從關島起飛,來突防中國,那么就意味著,飛過來回不去,油用光了,只能墜海。
那不突防,能不能直接來硬的?那樣打起來,對美國來說,就太慘了。一枚地空導彈,轟下一架大黃蜂,在中國的岸基防空體系面前,美國的艦載戰斗機像雪片一樣地飄落,這仗怎么打?所以,美國不敢踹門了,他們只能研究新的戰術體系。這個新的戰術體系便是防區外發射戰術導彈。踹門不踹了,只能離老遠,用石頭砸人家窗戶玻璃,這便是美國的新戰術思想。
怎樣防住這些防區外發射過來的戰術導彈呢?所以,大國之間的體系對抗就升級為了反導技術的對抗。目前看,中國可以進行末段反導和中段反導,美國只能做到末段反導。中段反導進行了很多次實驗,但是實驗結果并不理想。在反導上面,中國技術上要領先美國。代表美國反導系統最高技術的是薩德。美國為什么要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體系呢?因為它得防住中國的火箭軍中程彈道導彈,對日韓軍事基地的打擊。如果防不住中國的火箭軍,那么日韓基地,根本就無法生存。因為彈道導彈,高超音速突防,成功率是很高的。一般的防空系統,根本攔不住。既然彈道導彈突防這么厲害,為什么美國不用中程彈道導彈來突防中國呢?因為美國沒有中程彈道導彈。要用彈道導彈突防中國,它只能用洲際彈道導彈來實現,但是用洲際彈道導彈,對方顯然會判斷為是核攻擊,馬上就會進行核報復,然后核戰爭就要爆發了。所以,美國無法用彈道導彈來突防。
比制空權更重要的,是制信息權。現代戰爭數據鏈的核心,是衛星。那么制信息權的關鍵,是反衛星技術。在這方面的技術上,中國也領先美國。雖然說衛星被擊落后,可以再補發備胎衛星,但是我們也可以一直擊落,你補發一個我擊落一個。一枚導彈,換一枚衛星。這個戰損比,仗就沒法打了。
目前,大國軍備競賽體系對抗的制高點,是反導,反衛星,太空戰,超高速飛行器,遠程超音速隱形戰略轟炸機。有資格做對手的代表未來戰爭科技方向的,只有中美兩國。怎么防御中國的火箭軍,怎么防御中國的反衛星技術,怎么防御中國的戰略隱形轟炸機,怎么防御中國的超高音速飛行器,美國現在還沒有答案。
于是,美國又想要拉著其他國家制衡中國。這種均勢策略,是歐洲白種人的本能,遺傳,基因里的東西。歐洲為什么幾百年來那么亂,那么破碎,都是因為這種均勢策略.
美國要對中國展開均勢策略,說明他們內心里已經認為,美國一個國家無法對付中國。所以必須得拉著其他國家來聯手對付中國
但是,中國周邊,有能和中國相比擬的國家嗎?英國的反法同盟是成立的,但是美國的反中同盟,顯然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