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風來,翼起翱翔。”5月28日12時31分,經歷1小時59分鐘飛行,由C919大型客機執飛的東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穿過象征民航最高禮儀的“水門”,標志著國產大飛機C919全球首次商業載客飛行圓滿完成,開啟市場化運營、產業化發展新征程。
從此,浩瀚藍天中除了“A”(空客)和“B”(波音)之外,也有了“C”(中國商飛)的身影,近十萬億大飛機市場有望進一步被撬動。
承載十六載的夢想起飛
“今天(5月28日)的首航標志著歷經16年的研制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是中國航空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飛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C919大型客機商業運營首航儀式致辭時表示。
什么是大飛機?在民用領域,通常指的是起飛重量100噸左右,載客超過150人的飛機,它的制造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水平。2006年2月9日,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大型飛機重大專項被確定為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讓中國大飛機翱翔藍天,承載著國家意志、民族夢想、人民期盼。為此,我們回顧了大飛機是如何穿越16個春秋,讓夢想照進現實。
2007年2月26日,國務院召開第170次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大型飛機方案論證報告》,批準大型飛機研制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
2008年5月11日,中國商飛公司成立,并于第二年正式發布首個單通道常規布局150座級大型客機機型代號“COMAC919”,簡稱“C919”。
2015年11月2日,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在浦東基地正式總裝下線,標志著C919大型客機項目工程發展階段研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圓滿首飛,標志著項目研制取得重大里程碑進展。
2022年9月29日,C919大型客機獲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
2022年11月29日,中國民航局向中國商飛公司頒發C919大型客機生產許可證。
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機交付中國東方航空。
2022年12月26日到2023年2月,中國東方航空對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機進行總計100小時以上的驗證飛行,全面檢驗東航各系統準備C919商業運行各項工作的可靠性。中國民航局對驗證結果進行審定和檢查,確認東航具備安全運行C919大型客機能力,于近期頒發了相應的運營許可,批準C919大型客機開展商業運行。
自2007年立項起,16年來,從研制著力攻關、試驗攻堅克難,到完成數百個試飛科目、上千項試驗科目、數千個小時飛行的適航取證審定工作,再到如今首次商業載客飛行……C919一棒接著一棒跑,闖過了一道道險關難關,讓中國的“大飛機夢”一步步照進現實。
帶動產業鏈發展
航空制造業被稱為“現代工業之花”,而大飛機由幾百萬個零部件組成,技術門檻高、研制周期長、系統復雜,更是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摘得這顆明珠,意義非凡。
十六年來,我國堅定自主創新、開放合作,成功探索出一條中國設計、系統集成、全球招標、逐步提升國產化的發展路子。而C919不僅是一款飛機,更是一個強大的“新引擎”。作為高端制造業的代表,大飛機項目具有產業鏈長、關聯度高、輻射帶動作用大等特點,發展和研制大飛機項目能夠有效帶動產業技術升級,推進我國民用航空產業化進程,全面帶動我國航空產業化發展。
信達證券的一份研報曾提到,發展大飛機對國民經濟增長具有帶動效應,C919投入產出比高達1:80,一架大飛機通常有300萬-500萬個零件,發展大飛機可帶動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領域的發展。
以飛機起落架為例。起落架對材料強度、韌性有著極高質量的要求。C919采用的就是由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300M超高強度鋼。該特種鋼的研發帶動形成了需求超千噸、產值過億元的重要高端航空特殊鋼產業。
除此之外,C919大型客機研制成功后也備受客戶關注。截至2022年年底,C919大型客機已經獲得包括國航、南航、海航等32家航空公司1035架訂單。據中國商飛官網最新消息,今年4月27日,海航又與中國商飛簽署百架飛機采購協議,其中包括60架C919飛機確認訂單和40架ARJ21飛機意向訂單。
同時,中國商飛預測,2021年至2040年,全球預計有41429架新機交付,價值約6.1萬億美元。其中,中國航空市場預計將接收50座級以上客機9084架,占全球的21.92%,價值約1.4萬億美元(約合9.90萬億元),占全球的22.95%。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國產大飛機已經乘風起飛,天高海闊,大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