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的統計,我國機床行業下游需求主要包括汽車、電力設備、工程機械、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通用制造等行業,其中汽車行業機床需求量占比40%左右,其次為發電設備行業,需求占比約為10%,工程機械、船舶及航空航天的需求占比則依次約為7%、6%和1%。
當前,在我國正處于工業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來自機床下游行業的持續發展,為機床產業特別是中高端數控機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潛力。
一、汽車產銷突破3000萬輛、出口再創新高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突破1000萬輛,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至今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2023年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預計2024年,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呈現3%以上的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2023年產銷累計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達到31.6%。2023年汽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出口對汽車總銷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7%,成為拉動汽車產銷量增長的重要力量。汽車工業是拉動機床行業發展的火車頭,根據相關數據,汽車業每年為機床行業提供約350億元的市場需求,無論是燃油汽車、混合動力車還是純電動車,底盤和車輪部分零部件的制造需要大量高精、高效、柔性、智能機床設備,如數控立式/臥式車床、立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復合加工中心及專用機床等。
二、工程機械行業進入下行周期,出口增長10%近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之一。工程機械的增量與基建、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密切相關,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行業進入下行周期。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2023年銷售各類挖掘機195018臺、同比下降25.4%,其中國內89980臺、同比下降40.8%,出口105038臺、同比下降4.04%;銷售各類裝載機103912臺,同比下降15.8%,其中國內56552臺,同比下降30.1%;出口47360臺,同比增長11.5%。2023年工程機械出口整體保持高速增長,1-11月工程機械出口總額446.22億美元,同比增長10.6%,再創歷史新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程機械出口99.19億美元,占全部出口額的47.8%,同比增長53.3%。針對工程機械發動機、車體、傳動件等零部件,所需機床為車銑復合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大型立式車銑中心、大型數控銑鏜床等。
三、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保持持續增長態勢軌道交通裝備是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運輸所需各類裝備的總稱,主要涵蓋了機車車輛、工程及養路機械、安全保障、通信信號、牽引供電、運營管理等各種機電裝備。數據顯示,軌道交通裝備行業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6537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9673億元;預計2023年軌道交通裝備市場規模將達到9928億元,同比增長2.6%。軌道交通行業主要面向軌道、軌枕、車輪、車軸的制造,加工輪軸、剎車盤、轉向架、鋁合金車身等需求大型的數控立式車床、數控銑鏜床、龍門加工中心等,專用機床以及大型壓制設備等。
四、船舶工業三大指標同步增長,出口再創新高根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數據,1-11月,我國三大造船指標同步增長,國際市場份額均超五成,重點監測船舶企業效益持續改善,行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1-11月,全國造船完工量380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2.3%;新接訂單量648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3.8%。截至11月底,手持訂單量1340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9.4%。出口船舶完工量319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2.7%;承接出口船訂單611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2.4%。11月末手持出口船訂單1268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7.3%。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84%、94.2%和94.6%。在船舶工業領域,船用柴油機的重要部件如曲軸、機體、缸蓋、連桿和凸輪軸五大件的加工,大型船用螺旋槳、舵葉、舵桿、起重機、錨鉸機、分離機等船用配套產品的加工制造,都需要各類機床設備。船舶工業的產業升級對機床裝備提出新的需求,急需重型、超重型龍門銑鏜床和重型數控落地鏜銑床以及大型數控車床和車銑中心、大型數控磨齒機、曲軸鏜銑床、大型曲軸車銑中心、曲軸磨床及專用機床等。
五、發電設備行業保持增長態勢發電設備主要是電站鍋爐、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水輪機、發電機、變壓器等等。根據機械工業發電設備中心統計,2022年全國發電設備生產完成13564.5萬千瓦(按發電機計),2023年全國發電設備預計生產完成約1.46億千瓦,同比增長7.6%。其中,火電機組6600萬千瓦,占45.1%,同比減少2.4%;風電機組6000萬千瓦,占41%,同比增長5.2%;水電機組1160萬千瓦,占7.9%,同比增長31.6%;核電機組870萬千瓦,占5.9%,同比增長295.5%。風電及其它發電設備制造對立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重型數控龍門鏜銑床、大型落地鏜銑床、大型數控車床、葉片專用數控加工機床等,輸變電設備制造行業需要數控車床、加工中心、數控鏜床等。
六、衛浴五金制品業保持增長態勢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衛浴產品市場規模為1732億元,同比增長2.06%,預計2023年行業生存狀態優于2022年。據《2021-2027中國衛浴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至2026年國內衛浴市場規模將達到2642億元,市場復合增速為5.61%,衛浴行業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衛浴五金間的要求越來越高,民品及消費品行業的消費性質決定了該類行業會不斷地穩定增長。針對五金產品的加工特性,高效率、小規格、智能車削機床及縱切機床將迎來廣闊市場。
七、航空精密零部件制造業持續增長航空零部件是飛機各種零組件的總稱,可分為機體零部件、發動機零部件、航空電子部件、 機載設備和其它幾大類,包括機身、機翼、尾翼、起落架等主要部件,并涉及大梁、桁條、翼梁、翼肋、框類等主要的零部件加工制造。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航空零部件制造行業市場規模達366.7億元,同比增長10.1%。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401.3億元,同比增長9.3%。航空航天產品的關鍵零部件大量采用鈦合金、高強度耐熱合金鋼、工程陶瓷等難加工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對機床工具行業不斷提出新的需求。隨著制造技術的發展與進步,航空航天工業對高速、精密、復合、多軸聯動等高技術產品有需求。針對飛機機身機翼結構件、發動機機匣、渦輪、葉輪、葉片等零部件,所需機床為車銑復合加工中心、五軸龍門加工中心、立式車銑中心、刨臺臥式數控銑鏜床等。
八、模具行業保持增長模具被稱為“工業之母”,從日用品、家電,到汽車、醫療設備,高端裝備……都離不開模具,模具是汽車、家用電器、消費電子等產業的配套產品。數據顯示,2022年模具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467.73億元,同比增長6.2%;從市場結構來看,隨著近年來汽車輕量化以及工程塑料等現代新型材料工業的不斷發展,模具市場得以持續發展。
模具對機床的需求向高精、大型轉變,需要大量高速高精數控設備,如高端數控車床、立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復合加工中心及專用機床等。
九、消費電子行業趨于平穩增長態勢我國消費電子產銷規模均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制造基地,主要的電子生產和代工企業大多數在中國設立制造基地和研發中心。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和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新興消費電子產品發展迅猛,總體來看,消費電子產品增長趨于平穩;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消費電子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消費電子市場規模達到約18649億元,預測2023年中國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將增至19201億元,同比增長3%。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同比增長3%。消費電子行業主要需求大批中小型精密數控機床,如高速銑削中心、高速加工中心、小型精密車床、小型精密沖床、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專用數控機床及精密電加工機床等。
十、通用機械行業實現5%的增長通用機械一般是指泵、風機、壓縮機、閥門、氣體分離設備、減變速機、凈化設備等。通用機械行業主要為國民經濟各領域提供裝備和服務。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1-9月通用機械行業實現營業收入7301.66億元,同比增長3.81%;實現利潤總額574.32億元,同比增長13.05%;完成出口交貨值1094.22億元,同比增長2.21%。2023年該行業市場需求偏弱,營收平穩低速運行,預計2023年通用機械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將實現5%左右的增長。
通用機械零部件加工需要大量高精、高效、柔性、智能機床設備,如數控立式/臥式車床、立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復合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數控磨床及專用機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