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亞美尼亞前任國防部部長卡拉佩特揚在一次發言中痛批印度武器不靠譜,到貨這么多年,仍舊無法正常使用。其中不少武器已經“失靈”一年多,既無法開機,也無法開火。反觀阿塞拜疆靠著中國貨,頻頻占據優勢,尤其是阿塞拜疆手中的中國遠程火箭炮,除了威力大,精度高之外,射程也非常遠,常常發揮出了“戰略武器”的作用。而亞美尼亞當初為何會采購印度的武器,坊間猜測是印度武器公司買通了亞美尼亞采購部門,給予了高額回報,使得許多檢驗并不合格的武器得到了進口許可,這才導致了亞美尼亞現階段的戰略被動態勢。
據悉,亞美尼亞共計從印度采購了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武器,其中包括了“皮納卡”火箭炮,“阿卡什”防空系統,MArG155毫米自行榴彈炮以及防空雷達等。這些武器在印度軍隊內飽受抵制,就連印度軍隊自己都不想要,如果不是給莫迪“國產國造”的面子,印度軍隊象征性的少批量采購部分外,這些武器根本不會有市場。但亞美尼亞自“納卡沖突”吃大虧后非但沒有反省,反而在建軍道路上越走越遠。眼看著阿塞拜疆將采購先進的梟龍Block3戰機和火炮導彈武器,亞美尼亞竟然會將寶貴的資金花在一堆破爛上,這的確讓人大跌眼鏡。
伴隨著亞美尼亞的這一戰略決策的失誤,可以預見,在可能爆發新沖突上,亞美尼亞軍隊照樣會被阿塞拜疆軍隊擊敗。據悉,目前亞美尼亞軍方最先進的武器系統是4架蘇30SM戰機,但阿塞拜疆為了迎戰這4架蘇30SM,特意預備了16架的梟龍Block3。在作戰航程和掛載能力上,梟龍Block3不是蘇30SM的對手,但在機載航電,電子對抗,超視距空戰和遠程空空導彈等方面,梟龍Block3則強于蘇30SM。而除了梟龍Block3之外,阿塞拜疆軍方還計劃采購一批中國生產的遠程榴彈炮和步戰車等裝備,用于充實阿塞拜疆的地面部隊。在俄烏戰場上名聲大震的微小型無人機,阿塞拜疆同樣想從中國方面獲得。因為中國深圳是世界最大的無人機生產地,全球50%以上的無人機都出自這里。
至于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的“立場態度”,說實話,這并不在我們的考慮范疇之內。而且,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也并非是我們與西方國家碰撞的最前沿,它的“敏感性”顯然不及俄烏沖突那么強烈。所以,即便是戰爭在明天打響,只要阿塞拜疆有這個需求,我們還是可以源源不斷的對其輸送武器。實際上,向交戰國或沖突地區輸送武器是合理合法的,沙特聯軍與胡賽武裝沖突期間,我們就曾提供了海量的先進彈藥和武器系統,填補了美國制裁沙特時的軍備空缺,而對于中國同行“搶客戶”的做法,美國企業也深表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