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在汽車圈的布局迅速擴張到了日系車。2月中旬以來,日產、豐田兩大車企的在華合資企業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的計劃,日本的企業成為首個向這一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出手的國際制造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令人玩味。
12日,東風日產官方宣布:旗下全新車型N7實現了合資車企首個實車接入DeepSeek-R1深度推理大模型,目的是優化智能座艙,使車輛能更精準識別用戶意圖,實現流暢的人機交互體驗。17日,有騰訊方面人士對外透露,一汽豐田也已借助騰訊云大模型知識引擎接入了DeepSeek,意在提升在線智能客服等用戶服務體驗。據悉,一汽豐田自今年1月接入騰訊的知識引擎以來,智能在線客服機器人獨立解決率已從37%提升到84%。企業方認為,接入DeepSeek后將進一步提升正確率,有望真正實現“有問題就找機器人”。
不止AI領域,2025年開年以來,中日企業不斷積極探索新合作方式,已在多個領域取得積極進展。如今,中日經濟關系在走過日本向中國轉讓技術及資本,中國成為日本制造基地、產品市場的階段后,隨著中國的經濟規模壯大、產業結構升級、技術水平提升,日本企業開放技術、在中國募集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正成為雙方新的合作方式。在科技創新領域方面,合作創新或“協創”正逐步成為中日兩國企業間交流合作的新方向。
在上月揭曉的四屆理創大賽評選結果中,多家日本知名科技企業榜上有名。橫河電機的“基于工業物聯網的微型智能無限傳感器”技術,在南京深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那里,轉換成“新一代基于機理框架+AI的深度節能聯合解決方案”,榮獲一等獎;索尼的“人工智能邊緣視覺計算平臺”,經優尼科(青島)微電子有限公司迭代成為智慧農業檢測的新工具“便攜式高光譜成像AI檢測儀”,獲得二等獎;理光的“智能倉儲盤點平臺”,被盈科視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演變成“Wiissim智能工廠物流仿真平臺”,摘取了三等獎。
此外,日本企業的“壓電薄膜傳感器”“柔性傳感器”“易剝離”等技術也受到中國企業關注。根據《環球時報》,歐力士(中國)實業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小川良典在現場表示:“許多日本科技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然而這些技術并未充分轉化為市場所需的產品和服務。我認為,與中國科技企業的合作對實現這一目標十分有效。為了推進合作,我們也致力于打造中日產業合作平臺。”
2025年2月13日,寶鋼股份、寶武鋁業與神戶制鋼聯合成立的寶鋼神鋼汽車鋁板(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揭牌。圖為活動主辦方提供的揭牌儀式現場。
在制造業方面,中日從傳統的技術輸出轉向協同創新,特別是在汽車、高端裝備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2月5日,豐田汽車公司宣布將在上海市獨資設立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公司,計劃于2027年投產,年產能10萬輛。
2月13日,寶神鋁板揭牌儀式舉行,新公司將致力于生產綠色環保的汽車鋁板,竭力為汽車制造商提供高端優質的鋁板……此外,中日企業在脫碳環保和循環經濟方面、區域經濟合作方面也展現出強勁動力。在2月27日今天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中,發言人何亞東對日本經濟界訪華團的到來表示了高度肯定。
2025年2月18日,日本經濟界230名代表來到中國,得到了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的接見。何亞東表示,這次日方代表團規模創歷史新高,充分體現了日本經濟界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期待。與會的日本企業家表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有利于日本,也有利于東亞乃至全球經濟,愿繼續深化對華合作,從經濟層面持續為日中關系發展作貢獻。
中國日本商會發布的最新一期會員企業景氣及營商環境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在華日企的營收、利潤及整體經營狀況均有改善,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也在加強。
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影響猶存的國際形勢下,區域供應鏈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中日企業積極探索新合作方式,不僅推動了兩國經濟的共同發展,也為全球產業鏈的優化提供了新動力。未來,隨著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深化,中日企業合作將迎來更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