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壓鑄及有色鑄造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之大變局,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一體化壓鑄技術方興未艾,鎂合金成為行業新趨勢,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紛加速“出海”步伐,加快“全球化”布局。與此同時,全行業也面臨著“行業內卷加劇”“國際貿易摩擦”“內需市場波動”等挑戰。
在此背景之下,2025年7月16日至18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上海國際壓鑄暨有色展。這場被譽為壓鑄行業盛會的展會,再次匯聚了全球壓鑄及有色鑄造產業鏈上下游的知名企業。本屆展會規模空前,吸引了超過570家企業參展,展館由往屆的3個館擴充至4個館,無論是展出面積還是展商數量均創歷史新高。作為新擴展館N4館的特別鳴謝單位和核心展商之一,力勁集團以一系列前沿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成為本次展會的焦點之一。
力勁集團展示前沿技術,引領壓鑄及有色鑄造業新趨勢
力勁集團寧波力勁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經理吳悠亮先生介紹,本次展會上,力勁將重點展示鎂合金觸變成型、特種鑄造、一體化壓鑄三個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這些技術及裝備包括E-PRESS壓鑄機、TPI半固態觸變成型技術、精密擠壓鑄造機以及五軸CNC加工中心,全方位展示了力勁在鎂合金成型領域的全鏈路技術路線與成果。
其中,E-PRESS850壓鑄機憑借其高精高速、智能鎖模技術,以及搭載的高動態壓射系統與智能雙閉環控制技術,為客戶提供了高速、高精度、智能化的壓鑄解決方案。該機器可高效生產鋁合金、鎂合金、銅合金及鋅合金等多種材質的產品,滿足了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TPI 半固態觸變成型技術
TPI半固態觸變成型技術則是力勁集團的又一力作。通過將TPI模組與傳統壓鑄機進行創新融合,該技術顯著提升了成型能力,能夠在高壓環境下鑄造更大型的零部件,同時實現更優的能源效率,并突破性地解決了超薄壁鎂合金產品的制造難題。這一技術不僅節能、安全、省材、環保,還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可在8小時內在同一生產單元上實現半固態鎂觸變成型和鋁冷室壓鑄之間的切換。
擠壓鑄造機 SCHB400
擠壓鑄造機SCHB400和CNC加工中心GU-2616D同樣代表了力勁在各自領域的先進水平。SCHB400采用臥式合模設計,融合了高效傳動技術、擠壓全閉環實時控制技術以及生產工藝智能控制技術,為擠壓鑄造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桿。而GU-2616D CNC加工中心則專為滿足新能源汽車領域復雜結構件的加工需求而設計,特別適用于新能源汽車前艙、后地板、電池殼體等各類鋁合金及鎂合金車體部件的精密切削加工。
鎂合金技術新突破,力勁持續助力行業發展
近年來,鎂合金技術及應用已成為壓鑄行業的新趨勢。力勁集團作為中國最早開發鎂合金壓鑄成型的企業之一,自1999年至2002年間,便聯合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0多家單位,承擔了“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鎂合金開發應用及產業化”重大項目的攻關。期間,力勁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臺鎂合金壓鑄機DC160M和中國首臺DCC630冷室鎂合金壓鑄機,并陸續開發了中國首臺DCC 1600、DCC2000冷室鎂合金壓鑄機。其中,DCC630更是榮獲了2000年香港工業獎,并被國家經貿委確認為2001年度國家級重點新產品。
DC160M 熱室鎂合金壓鑄機
DCC630 冷室鎂合金壓鑄機
咨詢:135 2207 9385
“隨著鎂合金市場的再次火熱,力勁在2024年推出了TPI鎂合金半固態觸變成形技術。與傳統的冷室壓鑄技術相比,TPI技術具備節能、安全、省材、環保、靈活等顯著優勢。”吳悠亮先生表示,目前,該技術已成功應用于汽車方向盤的生產,客戶為德國采埃孚集團。相較于傳統壓鑄,使用TPI機器進行生產可使汽車方向盤生產成本降低12.8%,產品重量降低14.7%,鑄件抗拉、屈服強度提升25%,延伸率提升6%。 TPI 鎂合金半固態觸變成形技術
深化全球化戰略,加速海外布局
面對國內壓鑄企業加速“出海”布局的趨勢,力勁集團持續深化全球化戰略,通過“技術輸出+本土化運營”的雙輪驅動模式加速海外布局。在東南亞市場,力勁已在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建立分公司與技術服務中心。早在2008年,力勁便收購了意大利意德拉公司,并陸續在美國、墨西哥、日本、印度、歐洲等地建立了分子公司,就近服務當地市場。
應對行業挑戰,力勁多管齊下
當前,壓鑄行業面臨“行業內卷加劇”“國際貿易摩擦”“內需市場波動”等挑戰。吳悠亮先生表示,力勁集團通過技術創新、市場布局、人才培養等多管齊下的措施,積極應對這些挑戰。
在技術創新方面,力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聚焦超大型壓鑄機、鎂合金、特種鑄造等領域的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同時,推動壓鑄設備與工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開發智能工藝數據庫、遠程診斷系統等,提升生產效率與能耗管理。
在市場布局方面,力勁深化本土化與全球化雙輪驅動戰略。在國內市場,緊跟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升級需求,重點服務頭部車企及關鍵零部件企業;在國際市場,推進本地化生產與技術服務中心布局,減少貿易壁壘影響,深耕“一帶一路”新興市場。
在人才培養方面,力勁與國內高校、研究機構共建“壓鑄裝備聯合實驗室”,定向培養精密控制、材料工藝等領域的高端人才。同時,內部實施“工程師能力認證體系”,確保技術研發團隊持續迭代。
在即將舉辦的上海國際壓鑄暨有色展,力勁集團相關負責人希望通過本次展會,不僅展示力勁在超大一體化壓鑄領域的持續領先,更展示力勁在鎂合金成型領域的優勢和特種鑄造領域的技術成果,以及一體化壓鑄后處理技術的成就。
面對行業挑戰,力勁將持續鞏固在壓鑄裝備領域的領先地位,并與客戶協同推動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轉型,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