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邊的天空安靜得讓人心里發毛,就像拉開的大弓,隨時可能射出利箭。
今年 6 月,北部戰區的一支空軍部隊悄悄換上了殲 - 20。這已經是全國第 14 支裝備殲 - 20 的作戰部隊,也是北部戰區的第三支。
光看北部戰區,殲 - 20 的數量已經超過 72 架,快趕上美軍在亞太部署的 F-22 和 F-35 加起來的總數了。
而在東部、南部沿海,殲 - 20 的數量更是超過 200 架。
以前我們靠數量多的三代機守防線,現在換成了性能更強的五代機,空戰的玩法徹底變了。
北部戰區這三支裝備殲 - 20 的部隊,就像黑夜里的快刀,誰見了都得掂量掂量。
再看看日本,雖說號稱有 157 架 F-35,但真正能掛著武器上戰場的還不到 40 架,大部分都在用來訓練。
要是有人想突破第一島鏈,首先就得問問黃海上空巡邏的殲 - 20 答不答應。
美國媒體喊著 “中國要搞出全球最大隱形戰機部隊”,說白了就是不得不承認現實,心里酸溜溜的。
從 2016 年開始,國外沒少嘲笑殲 - 20,一會兒說它是中看不中用的 “紙老虎”,一會兒嫌它數量少,還吐槽它改艦載機不行。
可現在,200 多架殲 - 20 在東海、黃海巡邏,用實力打了這些質疑者的臉。
作為我們遠距離打擊的王牌,殲 - 20 靠著隱身性能、1000公里的超視距雷達先發現先攻擊先摧毀的優勢,配上 PL-15 導彈,威懾力十足。而且它還能和其他戰機組隊,織成一張獵殺大網。
造飛機這事上,我們的產能優勢更明顯。美國 F-35A 一年只能交付 42 架,F-35C 更是只有 14 架,部署到太平洋的就更少了。
咱們這邊成飛、沈飛火力全開,一年能生產 200 多架,光今年上半年就交付了 110 多架。
美國媒體預測,再過五年,我們的隱形戰機數量可能超過 1000 架,這充分說明咱們的工業實力把對手狠狠甩在后面。
大家都盯著殲 - 20 的時候,福建艦已經完成 9 次殲 - 35 連續起降,配合效率比美國 “福特號” 航母還高。
以后每艘國產航母都能搭載 48 架殲 - 35,徹底把五代艦載機安排上。
到時候,咱們就是全球唯一同時擁有陸基、艦載五代隱形戰機的國家,從第一島鏈到第二島鏈都在我們的威懾范圍內。
更厲害的是,我們的六代機項目也在穩步推進,成飛、沈飛的原型機已經開始地面測試,估計兩年內就能試飛,集成了高超音速、人工智能控制這些頂尖技術。
再看美國的六代機項目,到現在還卡在原地沒進展。
以前我們用三代機對付 F-22,只能被動防守,現在靠著殲 - 20、殲 - 35 主動出擊;以前只求守住底線,現在目標是實現超越,中國航空裝備的進步有目共睹。
這么多先進戰機大規模裝備部隊,背后是我們保衛國家主權、震懾挑釁的堅定決心。
當殲 - 20 悄無聲息地掠過黃海的晨霧,這份安靜就是我們實力最好的證明 —— 誰能掌控天空,誰就能制定未來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