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專業化整合、資本化運作、產業化發展”的戰略轉型過程中,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一航)的資本版圖日漸清晰。
中國一航資本運營處處長李兵近日透露,集團規劃了未來按照十大產業板塊分別上市的計劃。
十大板塊尚在醞釀 李兵介紹,中國一航目前約有31家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公司,29家科研院所,其中中國一航包括通過中航技(中國一航占股50%并擁有實質管理權)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有9家。
他透露,集團目前已確定規劃十大資本板塊將集團內資產裝入其中。目前已經明確的有:
上市公司西飛國際將成為集團內飛機制造的運作平臺。作為國防科工委列出的第一家重點上市公司,西飛國際最早在十大板塊中脫穎而出;
未來的液壓機、汽車零部件等機載設備將以上市公司力源液壓為主。據李兵介紹,未來將把貴航集團、中航投資、蓋克機電、金江公司等公司業務都裝入到力源液壓中去,整體打造為“一航重機”板塊;
飛機發動機板塊將通過借殼上市公司S吉生化(600893,SH)運作,將原來殼中的資產、人員和業務全部剝離,然后整合進中國一航下屬的西安航空發動機公司、貴州黎陽發動機公司、沈陽黎明發動機制造公司等及公司及相關科研院所,未來有可能更名為“中航動力”或“一航動力”。據悉,從今年4月至今,S吉生化始終處于停牌中,11月初,國防科工委剛對西航主營業務注入S吉生化已做出了原則批復,具體方案實施還需要履行相關審批程序;
汽車制造業板塊中,目前有成飛集成、貴航股份、中航精機三家上市公司。盡管中國一航未公開表示把汽車制造業規劃進十大板快中,但是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已滲透到了汽車業各環節中去;
另外,集團內光電連接器板塊將以剛上市的公司中航光電為主。
李兵說,所謂十大板塊內容除上面已經明確的,其他仍在內部討論中,還沒有具體的完整方案可以公布。未來的資本板塊有可能利用現有的上市公司,也可能不斷推出新的上市公司按板塊運作。
據介紹,將于12月3日在深交所掛牌的成飛集成依然包括在汽車板塊內,這個板塊也是中國一航目前上市公司最集中的板塊。該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覆蓋件模具的設計、研制、對外數控加工。由中國一航下屬的成飛控股聯合成都航空儀表公司、吉利集團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成立。11月14日首發,發行股數約為2700萬股,每股發行價9.9元。
李兵透露,正在運作的上市公司還包括主業為百貨零售的深圳天虹商場,目前其上市方案已遞交中國證監會進行審批。成立于1984年的天虹商場,目前在國內廈門等地有二十余家分店,2006年銷售額約為56.29億元。
此外,未來上市企業還包括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由中國一航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為主發起人成立。主業為石化、體育休閑產品為主的鈦合金精密鑄件、民用飛機剎車材料及裝置等。“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該公司上市將推遲到2008年。”李兵表示。
中國一航在自己的網頁上排列著包括民用航空類、交通運輸類、制冷類、機械裝備類、能源設備類、環保設備類、材料類、紡織機械類、電子信息類以及軍品等十大類產品。
李兵表示,這只是集團按照十大產品進行了分類,并不代表集團未來的十大板塊。
對于集團整體上市傳言,李兵表示,我們在考慮如何看待整體上市的概念。 國外航空企業的模式和中國不同,通常都是專業化分工,例如波音、空客只做飛機,GE、羅羅等公司只做發動機等。而中國一航旗下的產業板塊比較多,因此目前還是先著力打造好各產業板塊的龍頭上市企業,避免同業競爭。
資本市場對中國一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截至2006年12月30日,中國一航總資產為1520億元,而凈資產只有520億元。
中航光電
中國一航主管資本運作的顧惠忠副總經理表示,在中國一航所有上市公司中,11月1日在深交所掛牌的中航光電最具先行意義。和其它上市公司如西飛國際、力源液壓、成飛集成都由中國一航下屬公司控股不同,中航光電是中國一航首家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它還是經國家批準的首家境內整體上市的軍工企業,是國防科工委十一大軍工集團中唯一由央企作為主要發起人進行改制的企業。因此集團非常重視中航光電的上市。2006年,林左鳴總經理上任后調研的首家企業就是該企業,并首次提出了“專業化整合、資本化運作、產業化發展”的集團戰略轉型。
總經理李聚文透露,2002年上半年,公司啟動實質性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并謀求上市,其間因國家出臺相關調控政策導致上市計劃推遲。
在上市運作中,中航光電整合集團所屬沈陽興華的過程就頗具匠心。中國一航將沈陽興華的股權轉讓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