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8日,世界規格最大的水泥窯輪帶在中信重機公司成功制造。此次下線的日產萬噸的水泥窯輪帶直徑6.75米、壁厚0.69米、重達191噸,僅澆注就用去鋼水343噸,其制造質量完全達到世界同類產品最高水平,使我國成為繼法國、韓國之后,全球第三個掌握該類部件制造技術的國家。
3月8日,由鞍鋼集團重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三峽右岸機組轉輪下環大型鑄鋼件通過了由遼寧省科技廳組織的技術鑒定。這一新產品的成功開發,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標志著國內掌握了生產三峽工程等水輪機轉輪所需大型鑄件的制造技術。
3月13日,由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制造的世界首臺70萬千瓦全空冷水輪發電機安裝完畢,在廣西龍灘水電站實現并網發電,標志著“中國水電”已經躋身于世界水電建設企業前列。
3月,克拉瑪依石化公司研制成功新型火箭煤油,該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部分指標優于國外產品。它不僅解決了我國新一代大功率運載火箭發動機配套用油的需求,而且打破了該產品生產技術被國外壟斷的格局。
9月18日,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863計劃項目課題“CKX5680數控七軸五聯動車銑復合加工機床”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驗收。該課題定位為“解決我國現代船舶關鍵零部件加工之急需的高精尖戰略裝備”,不僅填補了我國復合加工機床研制的空白,而且多項技術為國內首創。
10月1日,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第一臺1.6萬噸級水壓機在四川德陽中國二重集團鍛造分廠進行第一次熱負荷試車獲得成功,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萬噸級水壓機。它的投產將徹底改變我國超大型鍛件依賴進口的局面。
10月,由濟南二機床集團研制的、中國首條自主研發、制造和集成的大型壓力機機器人自動化沖壓生產線在華泰汽車有限公司投入使用。它的研制成功,是國產自動化產品技術發展的一次重大飛躍。
11月22日,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0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樣機成功啟運。這臺風機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與德國艾羅迪(aerodyn)公司聯合設計,國產化率達到70%。
11月24日,世界最大、中國第一個COREX熔融還原清潔冶煉系統在寶鋼集團浦鋼公司羅涇工程基地建成出鐵,標志著中國鋼鐵業向非高爐清潔冶煉邁出了一大步。該冶煉系統年產鐵150萬噸,是目前世界上正在運行的大型COREX爐的兩倍,采用了多種先進的節能降耗技術,使得污染排放物大幅減少。
11月28日,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