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樣,企業制定的《滾動軸承 農機用圓盤軸承》標準通過預審后,新昌皮爾軸承有限公司在其企業報上刊登了這樣一篇文章:《做世界農機軸承的開拓者》,言語中流露出對擁有該項行業標準的自豪。
擁有近40年生產歷史的新昌軸承業,正在進行著一場全新的變革,他們在行業中的競爭模式,也已經從產品轉型、品牌打造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參與全國行業標準的制定。
制定標準贏得話語權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除了要不斷開發新品,有沒有必要去制定標準?新昌軸承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以前,在這些企業眼里,參與和制定標準是大企業的事情,中小企業沒有必要參與,更沒有必要去投入資金。
真是這樣嗎?一位業內人士說,企業如果沒有標準,雖然也可以發展得很好,但從長遠看,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利的,因為沒有標準就沒有話語權。
實際上,經過幾年的發展,新昌軸承企業越來越感到標準的重要性,企業在參與制定標準上也早已經暗流涌動。
早在2001年,新昌皮爾就針對農機軸承制定了《滾動軸承 異型孔球軸承技術條件》企業標準,并為以后的研發工作奠定了基礎。而五洲新春看到汽車配件的市場潛力,也了解到沒有統一行業標準的現狀,為規范和指導該類汽車軸承的生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參與全國行業標準的制定。
標準其實也是生產力
如今企業界流行這樣一句話: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行業標準為什么有這么高的地位,甚至有企業不惜花費資金,投入人力去制訂標準?
五洲新春集團軸承事業部的副總工程師楊張木表示,標準對于企業的意義,說白了無非就兩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制定行業標準,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讓更多的客戶加深對企業的了解,以此擴大客戶群體。另一方面,有了統一的行業標準后,也有利于促進企業提升產品檔次,進一步規范整個行業的生產。“通俗地說,標準對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要,標準其實也是生產力。”
而皮爾軸承有關人士表示,他們一直致力于農機軸承的研發,隨著農業機械的發展,農機軸承的質量需要不斷改進和提高。他們作為國內農機軸承的主要生產廠家之一,參與制定行業標準,既有利于完善農機軸承的技術規范,也有利于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市場占有率。
產業發展需要標準引導
眼下,新昌軸承行業不但面臨著國內同行的競爭,也面臨著國際軸承巨頭的競爭壓力,企業如果要想在競爭中突圍并激流勇進,要想做大做強,做行業的“領頭羊”,掌握標準就顯得尤為重要。
“掌握標準就取得了話語權,市場競爭是最好的課本,很多新昌的軸承企業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實際上,新昌的眾多軸承企業中,不少企業有內部標準。他們都意識到,今后企業之間的競爭,除了產品和品牌,更重要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