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是招不到,我們企業也是,我們企業訂單很好,但是今年開工了,工人缺口很大。”說這話的是全國人大代表、常州老三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李承霞,為外來務工者代言的她,去年針對工人待遇和技能提升、公租房變“公平房”等提出了建議,這一年下來,她發現有不少地方已經有所改善。但沒想到的是:還是招不到工人。
-
中美航運費暴漲500%!美國集裝箱堆積如山,中國卻“一箱難求”
-
2018年5月,科沃斯(603486.SH)在上交所上市,A股迎來了“家用服務機器人第一股”。上市當天,科沃斯的最高漲幅高達44%。等待科沃斯的不只是祝賀,還有多多少少的質疑。
-
憋了十幾年的臺積電,最終還是決定漲價了。以16/12nm為分界線,16/12nm以下的高端制程價格上漲10%,成熟制程價格上漲15~20%,明年第一季開始生效。
-
中國新型火箭炮問世,射程400公里堪比導彈,外媒:不符合邏輯
-
2021改革和整頓絕不是“回歸”,而是前進
-
餐飲業和制造業表面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行業,但其實存在一定可比性,至少具有類比啟發性。中國的制造業如果能發展到接近中餐的造詣,那么中國制造也就真的崛起了。只要把不同類型機床想象成菜品,那么機床行業的問題也就找到解決鑰匙了。
-
如果兩岸關系繼續惡化,臺灣地區的機床行業更會雪上加霜。
-
隨著全球經濟周期的變遷,當下,制造業已經成為了各國的必爭之地。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
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是提升工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我國與國際先進工業水平的差距,表面上是整機或最終產品的差距,背后卻是材料、工藝、元器件等工業基礎問題。
-
阿富汗最近是超級熱點,連身邊平時不怎么關心時政內容的朋友都過來問我“塔利班”到底是什么。這種感覺讓我覺得非常舒適——之前總是被人說“咸吃蘿卜淡操心”而積累的那些“知識”現在突然之間就適銷對路了。
-
滾蛋吧,高曉松
-
當今世界,七大勢力的角力!波濤暗涌,風云詭譎
-
趙薇的事,到底有多大
-
一張微博截圖頻頻被轉發,大意是:博主聽說現在寺廟里的捐贈越來越少了,香火大不如前。以前每年一出手捐幾十上百萬的中小企業主,近兩年好多都不見了。他們寺廟里居然正在策劃推一個紓困方案。就是對以前曾經捐贈過寺廟的施主,如果企業不幸瀕臨絕境、那么可以由寺廟把以前的捐贈一次性返還企業,解燃眉之急。
-
本來不準備聊這個話題的,因為其他人聊得太多嘛。不過后臺老收到好多消息讓我說說理解,所以周末把政府工作報告仔細研究了下,寫成了本文,跟大家一起分享下。文章開始前,可能有讀者不是太清楚到底什么是碳中和,我先給大家稍微解釋下。
-
長期以來,人們對國際貨物貿易的關注主要是從進出口額、增速、順差或逆差等幾個指標,對于貿易結構區分初級產品或制成品,測算產品層面的各國的顯性比較優勢(RCA),相對屬于比較靜態的場景描畫。
-
馬光遠:關于共同富裕,目前流行的解讀都是錯的!
-
美國奉行“美國優先”,要加強自己的芯片供應鏈,犧牲日本又何妨。
-
成大器者,勝在思維層次
共9824條記錄,每頁顯示20條,當前第99/492頁
[首頁] [上頁] [96] [97] [98] [99] [100] [101] [下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