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年尾,在“千方百計抓經濟”的號召之下,整個廣東,“拼經濟”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
在南粵大地,有句老話叫做“嶺南春來早”。嚴冬終將過去,春天必將到來,越過疫情的山丘, “敢為人先”的廣東,將會再次領跑。
-
預測一下中國汽車在世界各地市場占有率的走勢!
-
美國霸權的坍塌,從這里開始!
-
災難性潰敗,13萬億沒了!芯片戰越打越尷尬…….
-
世界軍售榜出爐,美國第一,中國第二,俄羅斯第三,日本第十
-
為什么國家一定要全面放開疫情防控,不放開行不行?
-
2022年12月7日下午,我國領導人乘機前往沙特利雅得,開始為期數天的訪問。
沙特方面給出了最高規格禮遇,中方專機進入沙特領空后,沙特空軍4架戰機護航,進入利雅得上空后,又有6架“沙特之鷹”禮賓護衛機伴飛。
-
11月進出口數據大幅減弱,全球需求減弱是主因
-
中國調整防疫政策之際,正值出口增速29個月以來首現負增長、社零增速由正轉負的關口,這很大程度上反應了經濟的壓力。
這兩個數據一個向外,一個向內,所以明年穩增長的壓力依然很大。
-
新能源車過去兩年的高光,逐漸暗淡,似乎寒意正傳遞給每個汽車人。
-
制造強市深圳的制造業版圖正在發生變化。
不久前,深圳舉行“工業上樓”廠房空間建設簽約儀式時透露,將按照每年建設不少于2000萬平方米,連續5年向企業提供“工業上樓”的高品質、低成本、定制化產業空間——這相當于每年增加2個蛇口工業區的面積。
-
日本科技巨頭營收全部跌出100強
-
當一個文明點錯了“科技樹”:占位效應、科技奇點與群體命運
-
從北方威脅到與西方競爭--學習難度提升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
-
11月1日召開的“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知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宣布,她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一職回國,創建深圳醫院科學院(以下簡稱“深圳醫科院”)。
伴隨著這一官宣,顏寧提到的醫學科學院隨之被推至大眾視野。深圳醫科院是一所集科研、轉化、學生培養、經費資助等若干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英文簡稱“SMART”。
-
11月30日,又一位好朋友來到了中國。他就是鄰國老撾的最高領導人通倫,此前,古巴最高領導人卡內爾、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也剛剛到訪北京。
完全我個人的看法,二十大后,中國正開始第三波外交攻勢,而且,這種高密度的外交,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
-
總之,制造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城市興。抓住了實體經濟,瞄準了先進制造業,成都未來還能實現城市能級、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全面躍升。
-
如今,從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到拜登的“購買美國貨”,從半導體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美國正在迅速完善自身供應鏈條的完整性。
美國打破“制造業空心化”的決心,也顛覆了傳統的全球產業分工格局。
巴克萊公司駐英國的經濟學家Christian Keller和Akash Utsav感嘆,“全球化正在后退。”
-
燃油車巨頭紛紛“放棄”燃油車?
-
是封控還是放開?今天,我第一次不做結論,因為這個階段,大家都很難。
但無論怎么做,都會有個體不可避免的遭遇問題,這,本是電車難題.....
那么,任何最終的結果,都會有被「只為蒼生說人話」的人猛烈抨擊.....
共9815條記錄,每頁顯示20條,當前第67/491頁
[首頁] [上頁] [64] [65] [66] [67] [68] [69] [下頁] [尾頁]